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信陵家世
  
相关人物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唐·司马贞《索隐述赞》:「信陵下士,邻国相倾。以公子故,不敢加兵。颇知朱亥,尽礼侯嬴。遂却晋鄙,终辞赵城。毛、薛见重,万古希声。」

例句

忽乃异群萃,高歌信陵门。信陵好宾客,清夜开华轩。 储光羲 舟中别武金坛

日入信陵宾馆静,赠君闲步月明中。 刘商 赠严四草履

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 刘言史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刘长卿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狼籍梨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况我魏公子,相愿不相疑。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李白 侠客行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李白 梁园吟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王昌龄 答武陵田太守

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皇甫曾 送王相公赴幽州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秦韬玉 吹笙歌

殷勤信陵馆,今日自途穷。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贯休 别卢使君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韦庄 忆昔

曾是信陵门下客,两回相吊不胜悲。 韩翃 梁城赠一二同幕

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 韩翃 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

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高适 古大梁行

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高适 题李别驾壁

典故
魏王卧内藏兵符

相关人物
晋鄙
 
魏无忌(信陵君)
 
魏安釐王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閒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例句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柳宗元 古东门行

典故
要离报恩
 
要离杀庆忌

相关人物
庆忌
 
要离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要离即进曰:「大王患庆忌乎?臣能杀之。」王曰:「庆忌之勇,世所闻也。筋骨果劲,万人莫当。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吾尝追之于江,驷马驰不及,射之闇接,矢不可中。今子之力不如也。」要离曰:「王有意焉,臣能杀之。」王曰:「庆忌明智之人,归穷于诸侯,不下诸侯之士。」要离曰:「臣闻安其妻子之乐,不尽事君之义,非忠也;怀家室之爱,而不除君之患者,非义也。臣诈以负罪出奔,愿王戮臣妻子,断臣右手,庆忌必信臣矣。」王曰:「诺。」要离乃诈得罪出奔,吴王乃取其妻子,焚弃于市。要离乃奔诸侯而行怨言,以无罪闻于天下。遂如卫,求见庆忌。见曰:「阖闾无道,王子所知。今戮吾妻子,焚之于市,无罪见诛。吴国之事,吾知其情,愿因王子之勇,阖闾可得也。何不与我东之于吴?」庆忌信其谋。后三月,拣练士卒,遂之吴。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因风势以矛钩其冠,顺风而刺庆忌,庆忌顾而挥之,三捽其头于水中,乃加于膝上,「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杀之,庆忌止之,曰:「此是天下勇士。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乃诫左右曰:「可令还吴,以旌其忠。」于是庆忌死。要离渡至江陵,悯然不行。从者曰:「君何不行?」要离曰:「杀吾妻子,以事吾君,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也。重其死,不贵无义。今吾贪生弃行,非义也。夫人有三恶以立于世,吾何面目以视天下之士?」言讫遂投身于江,未绝,从者出之。要离曰:「吾宁能不死乎?」从者曰:「君且勿死,以俟爵禄。」要离乃自断手足,伏剑而死。

例句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李白 东海有勇妇

乃是要离客,西来欲报恩。 李白 赠武十七谔

典故
驺忌鼓琴

相关人物
驺忌
 
齐威王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889~
驺忌子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驺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说,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语音。」驺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国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王又勃然不说曰:「若夫语五音之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为乎丝桐之閒?」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王曰:「善。」

例句

远师驺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惬舜心。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

《國語辭典》:无忌(無忌)  拼音:wú jì
1.没有猜忌。《三国志。卷四三。蜀书。吕凯传》:「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托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
2.毫无忌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3.没有忌讳。如:「童言无忌」。
《國語辭典》:忌惮(忌憚)  拼音:jì dàn
有所畏惧而不敢妄为。《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金瓶梅》第一八回:「或吃茶吃饭,穿房入屋,打牙犯嘴,挨肩擦膀,通不忌惮。」
分類:顾虑畏惧
《國語辭典》:忌讳(忌諱)  拼音:jì huì
1.避忌、隐讳某些言语或举动。《红楼梦》第六○回:「人家还没拿进个什么儿来,就说使不得,不乾不净的东西忌讳。」《老残游记》第一三回:「我知道黄老爷是没忌讳的人,只管哭,不要紧的。」
2.北方方言。指醋。以酒发酵或以米、麦、高粱等酿成的酸味液体。
《漢語大詞典》:不忌
不畏忌;不嫉妬;不忌讳。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列子·汤问:“﹝ 终北国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儕居。”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 么吵吵 是个不忌生冷的人,什么话他都嘴一张就说了,不管你受得住受不住。”
《國語辭典》:切忌  拼音:qiè jì
1.非常忌讳、务求避免。儆戒的话。宋。戴复古 论诗十绝之四:「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2.极为猜忌。《旧唐书。卷一八七。忠义传上。夏侯端传》:「但主上晓察,情多猜忍,切忌诸李,强者先诛。」
《國語辭典》:猜忌  拼音:cāi jì
因不信任他人,而猜想其将不利于自己。《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传》:「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红楼梦》第二七回:「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昔猜忌,好弄小性儿的。」也作「猜嫌」。
《國語辭典》:顾忌(顧忌)  拼音:gù jì
有所顾虑畏忌而不敢尽情说话或行事。宋。苏轼〈荀卿论〉:「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
《國語辭典》:畏忌  拼音:wèi jì
畏惧顾忌。《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汉书。卷六○。杜周传》:「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欲以熏轑天下。」
《國語辭典》:忌日  拼音:jì rì
1.人去世的日子。《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亲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观中,见你舅舅。」也称为「忌辰」。
2.不吉利的日子。《齐民要术。卷一。种谷》:「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國語辭典》:拘忌  拼音:jū jì
拘束、顾忌。《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昶传》:「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
《國語辭典》:多忌  拼音:duō jì
多猜疑、多猜忌。三国魏。王粲〈赠文叔良〉诗:「人之多忌,掩之实难。」南朝宋。谢灵运〈拟邺中集诗。魏太子诗〉:「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
《漢語大詞典》:信陵
见“ 信陵君 ”。
《國語辭典》:信陵君  拼音:xìn líng jūn
战国魏无忌的称号。参见「魏无忌」条。
《國語辭典》:信陵君  拼音:xìn líng jūn
战国魏无忌的称号。参见「魏无忌」条。
《漢語大詞典》:魏公子
(1).指 信陵君 。 唐 高适 《题李别驾壁》诗:“礼乐遥传 鲁 伯禽 ,宾客争过 魏公子 。” 唐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况我 魏公子 ,相顾不相疑。”
(2).指 魏文帝 曹丕 。 唐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 魏公子 ,復忆 李将军 。” 赵殿成 笺注:“ 魏公子 ,谓 魏文帝 。 曹子建 《公讌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李善 註:‘公子谓 文帝 ,时 武帝 在,为五官中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