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心脏节律器(心脏节律器)  拼音:xīn zàng jié lǜ qì
一种当心脏因心律不整等问题以致无法正常跳动时,所使用的携带型治疗器材。此种器材可透过模拟正常心律的脉术放电刺激心脏,强迫其跳动。
《国语辞典》: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拼音:dòng mài yìng huà xìng xīn zàng bìng
病名。因供给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血液不易流通,而使心肌发生缺氧现象,患者初期常有气闷和胸部绞痛,一般称为「心绞痛」。严重时,可使心脏肌肉因缺氧而坏死。也称为「狭心症」。
《国语辞典》: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拼音:dé yì zhì lián bāng gòng hé guó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国名。位于西欧,为欧洲的心脏地带,面积三十五万七千零四二平方公里,人口约七千七百六十万。首都为柏林(Berlin)。人民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主要语言为德语。西元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无条件投降的德国遭美、英、俄、法瓜分。一九四八年九月美、英、法三个占领区合并,一九四九年四月获得自治全权,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所谓的西德,与前苏联占领的东德对峙。一九五五年五月成为主权国家,一九九○年十月三日与东德统一。币制为Euro。
《国语辞典》: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  拼音:xì jùn xìng xīn nèi mó yán
病名。心脏内膜受到肠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状感染而发炎,分急性慢性二种,常见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症的人身上,会有长期发烧不退、关节疼痛、皮下出血等症状。
《国语辞典》:冠状动脉硬化症(冠状动脉硬化症)  拼音:guān zhuàng dòng mài yìng huà zhèng
病名。指环绕心壁上供应心脏养分、氧气的冠状动脉,产生动脉粥状硬化的现象,使血管壁变窄并阻塞,造成血液减少及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和心脏衰竭等病症。
《国语辞典》: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拼音:xiān tiān xìng xīn zàng bìng
胎儿在母体中,由于心脏或大血管发育不正常而引起血流动力不正常的先天性疾病。
《国语辞典》: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拼音:xún huán xì tǒng
人和某些动物体内由心脏、血管、血液、淋巴等组成的系统。循环过程包括两部分:一为肺循环,主要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肺,再从肺送回心脏;一为体循环,主要将血液从心脏带到身体其他部位。
《国语辞典》:心脏麻痹(心脏麻痹)  拼音:xīn zàng má bì
心脏因受过度冲击、刺激,而停止跳动,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国语辞典》:猪心瓣膜(猪心瓣膜)  拼音:zhū xīn bàn mò
用猪心脏内的主动脉瓣膜做成的心脏瓣膜。因猪心瓣膜移植入心脏后较不易引起血栓,故医学上可用来代替人心瓣膜。
《国语辞典》:胸腺  拼音:xiōng xiàn
角锥形的淋巴器官。位于胸骨后、心脏前的上纵膈腔。胸腺组织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主要由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自胸腺成熟的淋巴细胞为T淋巴细胞,可参与免疫反应或调节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幼年时期如切除胸腺,其免疫系统将有缺陷,容易感染甚至导致死亡。青春期之后,胸腺逐渐萎缩。成年后,胸腺不再具有生理功能。
《国语辞典》:电击法(电击法)  拼音:diàn jí fǎ
医疗技术上为挽救危急病人以电流刺激心脏的急救方式。如:「医生使用电击法,挽救心跳已停止的病人。」
《国语辞典》:二尖瓣  拼音:èr jiān bàn
心脏中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膜瓣。共二片,为防止心室血液回流心房之用。也称为「僧帽瓣」。
《国语辞典》:脉膊(脉膊)  拼音:mài bó
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搏动,在体表较浅处可用手指接触察觉。也作「脉搏」。
《国语辞典》:右心室  拼音:yòu xīn shì
位于心脏右下方的空腔,为心脏四腔之一。
《国语辞典》:左心室  拼音:zuǒ xīn shì
心脏中的心室,分为左右二部,左方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