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佚志
(1).逃亡的意向。 明 张居正 《答两广督抚计剿海贼》:“因其求生之诚,解此三面之网,将使贼党闻之,孰不怀我好音,变其佚志。”
(2).安逸图乐的心志。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席丰盛者多佚志,履艰危者有忧思。”
《漢語大詞典》:告志
表白心志。书·盘庚下“今予其敷心腹肾肠,歷告尔百姓于朕志” 孔 传:“布心腹,言输诚於百官以告志。”
分類:表白心志
《漢語大詞典》:概志
衡量心志。
分類:衡量心志
《漢語大詞典》:慢志
怠懈的心志。 宋 司马光 《答范景仁论养生及乐书》:“是以大夫无故不彻簨簴,士无故不彻琴瑟,朝夕出入起居,未尝不在礼乐之间,以收其放心,检其慢志,此礼乐之所以为用也。”
分類:心志
《漢語大詞典》:谋志(謀志)
谓考察人民的心志。吕氏春秋·下贤:“夫相万乘之国而能遗之,谋志论行,而以心与人相索,其唯 子产 乎?” 陈奇猷 校释:“此文‘谋志论行……’谓 子产 谋知人之志,论辨人之行。”
《漢語大詞典》:同心一意
心志一致。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肃 请得奉命弔 表 二子……及説 备 使抚 表 众,同心一意,共治 曹操 。”
分類:心志一致
《漢語大詞典》:同心共胆(同心共膽)
亦作“ 同心合胆 ”。 心志一致。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四折:“哥哥,喒和你是同心共胆的好朋友,饶过我者。”《三国演义》第八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赵家庄:“须将好言劝諫丈夫,同心合胆,共做人家。”
分類:心志一致
《国语辞典》:诗以言志(诗以言志)  拼音:shī yǐ yán zhì
语本《书经。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诗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志意向。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诗以言志,赋以敷陈。」唐。王勃〈游山庙序〉:「诗以言志,不以韵数裁焉。」
《国语辞典》:齐心合力(齐心合力)  拼音:qí xīn hé lì
团结心志与力量,共同达成目标。《野叟曝言》第一一三回:「如今幸得文爷梦中指示,正该齐心合力,了他心事。」也作「齐心同力」。
《国语辞典》:赋诗言志(赋诗言志)  拼音:fù shī yán zhì
讽诵诗歌借以表达心志。所赋的诗通常取材于《诗经》,而且多半断章取义,未必是诗的本义。
《国语辞典》:抗心希古  拼音:kàng xīn xī gǔ
心志高尚、以古人自相期许。《文选。嵇康。幽愤诗》:「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国语辞典》:振衣千仞冈(振衣千仞冈)  拼音:zhèn yī qiān rèn gāng
比喻心志高洁脱俗。《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国语辞典》:纵情酒色(纵情酒色)  拼音:zòng qíng jiǔ sè
放荡心志,沉迷于饮酒与女色之中。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二。秋夕访琵琶亭记》:「武弁则纵情酒色,文吏则惟事空言。」
《国语辞典》:人心齐,泰山移(人心齐,泰山移)  拼音: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谚语)众人若能齐一心志,力可移山。比喻团结的重要。如:「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应团结一致,方能早日达成任务。」
《国语辞典》:团结一心(团结一心)  拼音:tuán jié yī xīn
凝聚一体,同一心志。如:「大家必须团结一心,才能得到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