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徽弦
徽庙
琴徽
扬徽
流徽
鸿徽
徽声
慎徽
瑶徽
徽懿
徽轸
徽钦
徽典
徽命
王徽
《國語辭典》:徽弦(徽絃)  拼音:huī xián
徽是古琴上表示高低音的标识,弦为琴弦。徽弦指琴。元。王学文〈柳梢青。客里凄凉〉词:「愁怀无语相看,谩写入徽弦自弹。」
《漢語大詞典》:徽庙(徽廟)
北宋 皇帝 赵佶 庙号 徽宗 , 宋 人因称 徽宗 为“徽庙”。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徽庙 尤喜书,立学养士,惟得 杜应稽 一人。” 宋 曹勋 北狩见闻录:“ 徽庙 出御衣之衬一领,俗呼背心。”
《漢語大詞典》:琴徽
(1).琴上系弦之绳。汉书·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 唐 颜师古 注:“徽,琴徽也。”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履部:“《扬雄传》:‘高张急徽’。注,琴徽也。按:琴軫繫弦之绳,谓之徽。”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诗:“小妇新粧冶,拂匣动琴徽。” 唐 张祜 《乐静》诗:“发匣琴徽静,开缾酒味真。”
(2).指琴弦音位的标志。即古琴面板左方的一排圆星点,用贝壳、磁或金属镶制而成。 宋 梅尧臣 《送良玉上人还昆山》诗:“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巖屋。” 明 李东阳 《生日自述并答雅怀》诗:“家藏笔法犹存谱,手按琴徽错记絃。”
《漢語大詞典》:扬徽(揚徽)
亦作“ 扬挥 ”。
(1).挥动军旗。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乃徇曰:‘扬徽者,公徒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戎士介而扬挥,戴金鉦而建黄鉞。” 李善 注:“徽与挥古字通。”
(2).喻征战。 章炳麟 《辨诗》:“铭者自名,器有题署,若士卒扬徽,死者题旌,下及楬木以记化居,落马以示毛物,悉铭之属。”
《漢語大詞典》:流徽
(1).琴的别称。 南朝 梁 张率 《相逢行》:“堂上抚流徽,雷罇朝夕施。”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音乐·琴:“初学记:‘堂上抚流徽。’按:流徽,谓琴也。”
(2).流传的好名声。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流徽未湮,思追芳躅。”
《漢語大詞典》:鸿徽(鴻徽)
大美;大善。多指极为人称誉的美德善行。 南朝 宋 谢庄 《为八座江夏王请封禅表》:“鸿徽洽于海表,威稜震乎沙外。” 唐 阎随侯 《西岳望幸赋》:“邦国之鸿徽克播,帝王之盛事毕陈。” 宋 司马光 《光献慈圣太后挽辞》:“只应彤管在,万古播鸿徽。”
《漢語大詞典》:徽声(徽聲)
美好的声誉。隶续·汉平舆令薛君碑:“料拣真实,好此徽声。” 南朝 梁 任昉 《为武帝追封永阳王诏》:“亡兄德履冲粹,识业深通,徽声善誉,风流籍甚。”《魏书·李彪传》:“是以访童问师,不避渊泽;询谋諮善,不弃芻蕘。用能光茂实於竹素,播徽声於金石。”
分類:美好声誉
《漢語大詞典》:慎徽
恭谨宣美。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陈书·高祖纪下:“慎徽时序之世,变声改物之辰。”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虞舜 之慎徽五典也,有若八元之忠肃恭懿宣慈惠和。” 明 方孝孺 《赠林士恭序》:“精微广博,虽 尧帝 之平章百姓, 大舜 之慎徽五典,无以加之。”
分類:恭谨
《漢語大詞典》:瑶徽
玉制的琴徽。徽,琴弦音位标志,多以金、玉或贝壳等制成。借指美琴。 唐 鱼玄机 逸句:“綺陌春望远,瑶徽春兴多。” 明 高启 《燕歌行》:“欲写忧思抚瑶徽,君今不在听者稀。” 明 何景明 《十七夜月》诗之二:“灯前理鸣絃,瑶徽为谁识。”
《漢語大詞典》:徽懿
美好。 宋 王禹偁 《为宰臣上尊号表》:“臣等大胜不愿,敢固请上尊号曰:‘法天崇道文武皇帝’。庶得将顺谦冲之旨,惟新徽懿之名,免使圣朝有兹闕典。”
分類:美好
《漢語大詞典》:徽轸(徽軫)
琴腹下转动琴弦的轴。 宋 苏轼 《欧阳晦夫惠琴枕》诗:“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軫足。” 明 杨慎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之三:“徽軫不得荐,欂櫨亦何补?”亦借指琴声。 唐 卢纶 《重同畅当奘公院闻琴》诗:“悮以音声祈 远公 ,请将徽軫付秋风。”
《漢語大詞典》:徽钦(徽欽)
北宋 徽宗 、 钦宗 二帝的并称。二帝于 靖康 二年为 金 人所俘,后死于 金国 。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上引 清 吴更生 《土木怀古》诗:“蒙尘幸免 徽 钦 辱,归国重烦 吕 却 谋。” 清 觉佛 《女英雄·杀贼》:“皇陵掘, 徽 钦 囚,此恨深深难受。”
分類:二帝
《漢語大詞典》:徽典
(1).盛美的典礼。 晋 潘尼 《释奠颂》:“穆穆焉,邕邕焉,真先王之徽典,不刊之美业,允不可替已。”
(2).美好的典常。语出《书·舜典》:“慎徽五典。” 孔 传:“徽,美也;五典,五常之教。”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惟累圣之徽典,恭淑慎以允缉。” 清 徐作肃 《侯氏旅谱题词》:“呜呼,徽典!亲族之训著於《行苇》之诗作於 周公 。古之圣人,凡以为教化之大者,固人人知也。”
(3).美好的典章。《宋书·礼志四》:“正名存义,有国之徽典;臣子一例,史传之明文。”
《漢語大詞典》:徽命
(1).大命。指天命。 明 方孝孺 《存养斋记》:“惟天以二气敷施,五行实函,显赫徽命,播生万汇。”
(2).大命。指诏命。 南朝 梁 沈约 《为长城公主谢表》:“封妾为 长城县公主 ,徽命降临,慙腆妄寘。”
《韵府拾遗 微韵》:王徽
南史杜慧庆传元嘉四年文帝以廷尉王徽为交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