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蚍蚁(蚍蟻)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外无蚍蜉蚁子之援。”后因以“蚍蚁”比喻微小的力量。 清 黄遵宪 《公祭沈文肃公祠》诗:“天骄横肆地险失,坐令蚍蚁咸无援。”参见“ 蚍蜉援 ”。
分類:微小力量
《漢語大詞典》:蚍蜉援
喻微小的援助。语本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清 赵翼 《漳州木棉庵怀古》诗:“围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 清 唐孙华 《永嘉令马公赐谥索诗》之一:“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分類:微小援助
《漢語大詞典》:隐疵(隱疵)
微小的不足之处;小过。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后三月,果有詔书,谓罪显者已正,恶鉅者已斥,则宜荡涤隐疵,阔略细故。”宋史·哲宗纪一:“詔正风俗,修纪纲,勿理隐疵细故。”
《国语辞典》:微粒  拼音:wéi lì
微细而分离存在的粒状物。如溴化银微小结晶体,可因感光造成潜影。
《漢語大詞典》:微兆
微小的征兆。《易·繫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晋 韩康伯 注》:“合抱之木,起於毫末;吉凶之彰,始於微兆。故为吉之先见者也。”
《漢語大詞典》:圭勺
圭、勺都是古代很小的容量单位、因用以比喻微小。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行年过半世,功业欠圭勺。”
《國語辭典》:冰晶  拼音:bīng jīng
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结晶状微小颗粒,需在显微镜下才能辨视,具有六角柱、六角片、树枝状和针状等各种形状。
《漢語大詞典》:寸志
微小的心愿。 南朝 梁简文帝 《奉请上开讲启》:“慺慺寸志,重敢披祈:伏愿将降一音,曲矜三请。”
分類:微小心愿
《漢語大詞典》:虱虮
同“蝨虮”。虱子和虱卵。泛指微小的生物。 清 孔尚任《桃花扇·媚座》:“不知开府爪牙威,杀人如同虱蟣。”
《漢語大詞典》:武城鸡(武城雞)
《论语·阳货》:“子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朱熹 集注:“因言其治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后以“武城鸡”喻微小之物。 唐 张九龄 《赠澧阳韦明府》诗:“君有百鍊刃,堪断七重犀。谁开 太阿 匣,持割 武城 鸡。”亦作“ 武城禽 ”。 谢无量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料驯 元晏 鹤,倚落 武城 禽。”
分類:微小
《漢語大詞典》:鹪蚊(鷦蚊)
焦螟与蚊虫。比喻极微小的东西。鷦,通“ 焦 ”。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崔长史启》:“ 宾王 瓶筲小器,鷦蚊末才。”参见“ 鷦巢蚊睫 ”。
《漢語大詞典》:鹪巢蚊睫(鷦巢蚊睫)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 晏子 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蟁睫,再乳再飞,而蟁不为惊。臣 婴 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后以“鷦巢蚊睫”极言细微。鷦,通“ 焦 ”。指焦螟。 北周 庾信 《〈赵国公集〉序》:“柱国 赵国公 发言为论,下笔成章……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也,则鷦巢蚊睫。”
分類:细微焦螟
《漢語大詞典》:蚍蜉援
喻微小的援助。语本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清 赵翼 《漳州木棉庵怀古》诗:“围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 清 唐孙华 《永嘉令马公赐谥索诗》之一:“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分類:微小援助
《漢語大詞典》:弱湍
微小的激流。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弱湍驰文魴,闲谷矫鸣鸥。” 逯钦立 注:“弱湍,微小的激流。”
分類:微小激流
《漢語大詞典》:尾琐(尾瑣)
(1).细碎琐屑,微小。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序:“服帛器物,虽属尾琐,而仓猝值用。”
(2).形容衰微。 明 茅溱 《粉蝶儿·金台怀古》套曲:“豪杰气都成尾琐,《召南》篇尽化胡歌。”
(3).犹猥琐,庸俗不大方。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二节:“他没有学过射御,当然不会像那世袭贵族一样有拳有勇。臃肿尾琐,面目可憎,刚好画出一个暴发户的神气。”
《漢語大詞典》:铢秒(銖秒)
一铢一秒。比喻微小。新唐书·蒋钦绪传:“ 钦绪 精治道,驭吏整严,虽銖秒罪不贷。”
分類:一铢微小
《漢語大詞典》:赤潮
(1).指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七:“十月革命爆发, 莫斯科 成了世界革命的中心。这几天正是赤潮高涨的时候。” 瞿秋白 《“什么!”》:“一九一七年之秋, 俄罗斯 红光烛天,赤潮澎湃。”
(2).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近岸海域晚春至早秋季节。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带有粘性,并有腥臭,故渔民俗称臭水。六十年代以来,城市污水大量排放,造成近海水域富营养化,致使出现赤潮。赤潮能杀死贝类、虾类和鱼类,严重危害渔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