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御 → 禦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禦寒 拼音:yù hán
抵禦寒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召张果进宫,把菫汁下在酒里,叫宫人『满斟暖酒,与仙翁禦寒。』」
《高级汉语词典》:御寒 拼音:yù hán
防冷;保暖
《國語辭典》:避寒 拼音:bì hán
因寒冷而移居温暖处。如:「每年秋天,很多猛禽飞到南台湾恒春半岛避寒。」《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
《漢語大詞典》:遮冬
犹御寒。 梁斌 《红旗谱》一:“西北风吹起了,全家大小还没有遮冬的衣裳。”
《國語辭典》:寒衣 拼音:hán yī
1.冬日禦寒的衣服。北周。
庾信 诗二五首之一一:「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唐。梁洽〈金剪刀赋〉:「春服既裁,寒衣欲替。」
2.北平风俗在十月一日祭祖时所焚的纸制衣服。
《國語辭典》:牛衣 拼音:niú yī
牛只禦寒遮雨的覆盖物。用麻草编成,如蓑衣之类。《晋书。卷四一。刘寔传》:「寔少贫苦,卖牛衣以自给。」宋。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词:「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也称为「牛被」。
《國語辭典》:牛衣对泣(牛衣對泣) 拼音:niú yī duì qì
牛衣,牛只禦寒遮雨的覆盖物。汉王章家贫,没有被子盖,生大病时只能睡在牛衣之中,他自料必死,于是对妻涕泣诀别。典出《汉书。卷七六。王章传》。后比喻夫妻共度贫困的生活。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一四出:「我曾把讥评句,聊申劝勉情,也只为牛衣对泣怜同病。」
《國語辭典》:掩耳 拼音:yǎn ěr
捂著耳朵,表示不愿听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有识傍观,犹却掩耳,况当之者乎?」
《國語辭典》:寒具 拼音:hán jù
1.一种冬寒时的食品。似今之馓子,以糯米和面搓成细绳,挽曲如环,以油煎而食用。
2.禦寒的用具。《宋史。卷四四四。文苑传六。刘恕传》:「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國語辭典》:冬衣 拼音:dōng yī
冬季所穿的衣服。唐。
白居易 〈〉诗:「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红楼梦》第一回:「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
《國語辭典》:裘褐 拼音:qiú hé
褐,粗毛制成的衣服。裘褐指俭约朴素的服装。《庄子。天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
《國語辭典》:风帽(風帽) 拼音:fēng mào
1.冬日禦寒避风的帽子。戴上时连耳朵、颈后、肩背都能遮住。
2.连在大衣外套上的帽子。
《漢語大詞典》:暖寒(煖寒)
谓冬日饮酒暖身驱寒。 唐
白居易 《戏贺贾常州醉中绝句》之二:“ 越 调管吹留客曲, 吴 吟诗送暖寒杯。”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豪奢》:“冬月饮人酒,谓暖寒。” 明
邵璨 《香囊记·赏雪》:“今日雪天无事,不免安排酒饌,与他暖寒则个。”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那 陈大郎 冒雪而行,正要寻一个酒店沽酒暖寒。”
煖寒:取暖御寒。 唐
白居易 :“煖寒从饮酒,衝冷少吟诗。” 唐
白居易 《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之二:“ 越 调管吹留客曲, 吴 吟诗送煖寒盃。”
《國語辭典》:荡寒(盪寒) 拼音:dàng hán
去除寒冷。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老汉沽下一壶儿新酒,等两个兄弟来时,与他荡寒。」《水浒传》第一○回:「胡乱只回三、五碗与小人荡寒。」
《漢語大詞典》:冬服
冬季御寒的衣服。
《韩非子·显学》:“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 唐
韦应物 《军中冬燕》诗:“是时冬服成,戎士气益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