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87,分15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徐读
言徐
徐吾
徐关
徐宅
张徐
徐锴
荆徐
徐吹
徐呼
徐刘
徐风
庾徐
徐衍
徐福岛
《韵府拾遗 屋韵》:徐读(徐读)
见上
《韵府拾遗 鱼韵》:言徐
汉书五行志周单子会于戚视下言徐
《漢語大詞典》:徐吾
(1). 战国 齐 女子名。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 李吾 之属会烛, 李 辞之, 徐吾 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餘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 李 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女徐吾》。 明邵璨《香囊记·供姑》:“佳人贤孝絶代无,休问 徐吾 与 李吾 。”
(2).复姓。 春秋 郑国 有 徐吾犯 。见通志·氏族四
《漢語大詞典》:徐关(徐關)
古地名。故址在今 山东省 淄川镇 西。或云在 淄博市 西南。左传·成公二年:“遂自 徐关 入。” 唐 杜甫 《送舍弟颖赴齐州》诗之一:“ 岷岭 南蛮北, 徐关 东海 西。” 仇兆鳌 注:“ 徐关 ,在 齐 地。”
《漢語大詞典》:徐宅
古代 徐 戎所居之地,指 徐国 。在今 淮河 中下游,即 江苏 西北部和 安徽 东北部一带。《诗·鲁颂·閟宫》:“保有 鳧 绎 ,遂荒 徐 宅。” 朱熹 集传:“宅,居也,谓 徐国 也。” 高亨 注:“ 徐 夷旧居之地。”
分類:所居淮河
《韵府拾遗 鱼韵》:张徐(张徐)
魏书李孝伯传子豹子上书曰汉赏信布裁重良平魏酬张徐不弃荀郭
《国语辞典》:徐锴(徐锴)  拼音:xú kǎi
人名。(西元920~974)字楚金。南唐扬州广陵(今江苏省江都县)人。徐铉之弟,世称小徐,累官内史舍人。因铉奉使入宋,忧惧而卒。锴亦精小学,著有《说文系传》、《说文韵谱》等。
《骈字类编》:荆徐
魏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 其二 沈稼湮梁颍,流民溯荆徐。
《韵府拾遗 支韵》:徐吹
崔琪桂林一枝赋光雨露之新沐拂香风以徐吹
《漢語大詞典》:徐呼
指发声舒缓的弱音。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徵。”
分類:发声舒缓
《漢語大詞典》:徐刘(徐劉)
“建安七子”中 徐干 和 刘桢 的并称。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若 仲宣 之擅 汉 表, 陈 氏之跨 冀 域, 徐 刘 之显 青 豫 , 应生 之发 魏国 ,斯皆然矣。”
分類:徐干刘桢
《国语辞典》:徐风(徐风)  拼音:xú fēng
缓缓吹拂的微风。如:「夏日阵阵徐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漢語大詞典》:庾徐
庾信 和 徐陵 二人皆 南朝 梁 时文学家,文风绮艳,世称 徐 庾 体。 庾信 晚年文风转为沉郁。 明 夏完淳 《读陈轶符李舒章宋辕文合稿》诗:“ 庾 徐 别恨同千古, 苏 李 交情在五言。”
《漢語大詞典》:徐衍
相传 周 末时人,因恶 周 末之乱,投海而死。《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徐衍 负石入海。” 吕向 注:“ 徐衍 恶 周 末之乱,负石投於海中。”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岂復知孝悌之原,忠正之直,纲纪之化,本途之归哉!此 鲍焦 所以立枯於道左, 徐衍 所以自沉於沧海者也。”
《漢語大詞典》:徐福岛(徐福島)
指 秦 代方士 徐福 到 东海 去寻找的三神山。或谓即指今 日本 。在 日本 纪伊新宫山 ,尚有 徐福 墓的遗迹。 清 费锡琮 《登北固山》诗:“潮来 徐福 岛,山出 寄奴 泉。” 清 陈玉齐 《秦皇》诗:“入海云迷 徐福 岛,封山雨湿 李斯 书。”参见“ 徐巿 ”。
《漢語大詞典》:徐韨
秦 方士, 齐 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巿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 徐巿 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 三国 魏 曹植 《辨道论》:“ 始 ( 甘始 )若遭 秦始皇 、 汉武帝 ,则復为 徐巿 、 欒大 之徒也。” 唐 郗昂 《骊山伤古赋》:“徵 茅蒙 为却粒之符,遣 徐巿 为求真之客。” 高增 《新游仙》诗之五:“ 徐巿 东游逸兴多,三神山下旧经过。”
分類: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