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198,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激徵
得徵
特徵
明征
用徵
征麾
带徵
征舠
征虏亭
征命
征橐
征橐
征祥
徵舒
徵徭
《漢語大詞典》:激徵
1.指激扬高亢的乐音。徵,五声音阶之一。《汉书·礼乐志》:“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2.雅曲名。文选·傅毅〈舞赋〉:“扬《激徵》,骋《清角》。” 李善 注:“《激徵》《清角》,皆雅曲名。《琴操》曰: 伯牙 鼓琴,作《激徵》之声。”
《韵府拾遗 纸韵》:得徵(得徵)
宋史乐志盛德在土宫声乃作得徵而生以商为相
《漢語大詞典》:特徵
1.特别征召。别于平常的乡举里选。《后汉书·郎顗传》:“天之生 固 ,必为圣 汉 ,宜蒙特徵,以示四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 建光 中,公车特徵,至拜侍中。”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墓碑》:“避 汉 末之乱,徙居 辽东 。 曹公 特徵,不应,隐居终身。”
2.事物可供识别的特殊的征象或标志。 鲁迅 《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这假面上,大约一定得表示出这角色的特征,一面也是这角色的脸相的规定。” 曹禺 《雷雨》第一幕:“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白色,一般人说这就是贵人的特征。”
3.特点。 周恩来 《目前军阀混战的形势》:“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 中国 革命的特征,这是 中国 经济基础的产物。” 秦牧 《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没有形象就没有文学艺术,形象是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
《漢語大詞典》:明征(明徵)
明显的征验;明证。书·胤征:“圣有謩勋,明徵定保。” 孔 传:“徵,证;保,安也。圣人所谋之教训,为世明证,所以定国安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邢曹进:“吁!西方圣人,恩祐显灼,乃若是之明徵也。” 严复 《救亡决论》:“既设之后,虽学生年有出入,尚未闻培成何才,更不闻如何器使,此则北洋练兵练将,不用西法之明徵。”
《韵府拾遗 纸韵》:用徵(用徵)
宋史乐志盛德在金商声乃作若用徵则刑用角则战
《漢語大詞典》:征麾
犹征旆。 明 张居正 《答廉宪王凤洲》:“幸遄发征麾,趣赴盛会。” 明 张居正 《答蓟镇抚院王鉴川》:“今秋之事,深为可虞,望早发征麾,豫缉雄策,以副明主倚重之意。”
《国语辞典》:带徵(带徵)  拼音:dài zhēng
国家因荒歉而停徵钱粮,以其停徵之数,匀摊分为数年,与各该本年钱粮同徵者,称为「带徵」。
《漢語大詞典》:征舠
远行的小船。 南朝 梁 吴均 《赠王桂阳别》诗之二:“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 明 无名氏 《运甓记·辞亲赴任》:“征舠已集,拜辞偷泪滴。”
分類:远行小船
《漢語大詞典》:征虏亭(征虜亭)
亭名。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支道林 还东,时贤并送於 征虏亭 。” 刘孝标 注引《丹阳记》:“ 太安 中,征虏将军 谢安 立此亭,因以为名。” 唐 刘禹锡 《金陵怀古》诗:“潮满 冶城 渚,日斜 征虏亭 。” 宋 徐铉 《送吴郎中为宣州推官知泾县》诗:“ 征虏亭 边月,鷄鸣伴客行。”
《漢語大詞典》:征命(徵命)
(1).征召、命令。后汉书·周举传:“时 梁冀 贵盛,被其徵命者,莫敢不应。”后汉书·张楷传:“故 长陵 令 张楷 行慕 原宪 ,操拟 夷 齐 ……前比徵命,盘桓未至。”
(2).指征召的命令。《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而 黄初 以来,徵命屡下,每輒辞疾,拒违不至。”
分類:征召命令
《漢語大詞典》:征橐
亦作“ 征槖 ”。 行囊。 唐 沈佺期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诗:“画省连征橐,横门共别词。”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纪祥异》:“会通判 陈九官 者与侯( 李 侯, 李多见 )同去官,讹传 松 人欲詰其征槖。”
分類:行囊
《漢語大詞典》:征橐(征槖)
见“ 征橐 ”。
《漢語大詞典》:征祥(徵祥)
征兆。亦特指祥兆。 汉 刘向 说苑·善说:“陛下之身逾盛,天瑞并至,徵祥毕见。”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仰望云物之徵祥,俯定卦兆之休咎。”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 班 书载此徵祥,虽具剖析,而求诸后应,曾不缕陈,叙事之宜,岂其若是?”《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甲)》:“昨宵眼梦有徵祥,今朝得见慈悲相。”
《漢語大詞典》:徵舒
古美女名。《文选·枚乘〈七发〉》:“使 先施 、 徵舒 、 阳文 、 段干 、 吴娃 、 閭娵 、 傅予 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李善 注:“皆美女也。”
分類:美女女子
《漢語大詞典》:徵徭
赋税和徭役。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边地勤输輓,徵徭念践更。”
分類:赋税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