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讨逐(討逐)
(1).征伐,征讨驱逐。
《后汉书·樊準传》:“时 羌 復屡入郡界, 準 輒将兵讨逐。”
《魏书·辛雄传》:“初, 萧宝夤 在 雍州 起逆,城人 侯众德 等讨逐之,多蒙爵赏。” 唐
李德裕 《请密诏塞上事宜状》:“请密詔 刘沔 与 仲武 讨逐,先经略此贼。”
(2).搜求并惩处。
《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 莽 阴奇之。及后篡位,拜 宪 郎中,赐以衣服。 宪 受衣,焚之,逃于 东海 之滨。 莽 深忿恚,讨逐不知所在。”
《南史·循吏传·郭祖深》:“有所讨逐,越境追禽。”
《国语辞典》:大都护(大都护) 拼音:dà dū hù
职官名。唐置,职掌统领诸蕃,抚慰征讨,总判府事。安西、北庭等地设有大都护府,置大都护一人。
《漢語大詞典》:讨贰(討貳)
征讨怀异心的叛逆者。
《晋书·刘超传》:“于时天下扰乱,伐叛讨贰, 超 自以职在近密,而书跡与帝手笔相类,乃絶不与人交书。” 宋
胡宿 :“且治兵有国常事,脱吾边鄙讨贰,庸可间乎?”
《漢語大詞典》:讨戮(討戮)
征讨诛杀。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远》:“ 纵 ( 譙纵 )有从子 道福 ,凶悖尤甚,将兵往陴,有所讨戮。”:“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啗利,妄加讨戮。”
《漢語大詞典》:讨罚(討罰)
征讨罚罪。
《长阿含经》卷十八:“即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讨罚,不足为忧,我自能办。’”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柰耶杂事》卷三五:“彼国丰乐,与我相违,我欲兴兵,而往讨罚,皆令破散。” 唐
崔致远 《请转官从事状·某官顾云》:“所异(冀)元戎十乘,速成讨罚之功;越府三才,各得施张之处。”
《國語辭典》:琰圭 拼音:yǎn guī
古代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长九寸,为纠举诸侯行为的象徵、准则。《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汉。郑玄。注:「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除慝诛恶逆,也易行去烦苛。」
《漢語大詞典》:讨征(討征)
征讨,讨伐。 清
王诒寿 《恭拟皇上龙飞亲政颂》序:“圣世未尝捐武备,皇古不能无讨征。”
《漢語大詞典》:刑殄
征讨消灭。
《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於 成汤 ,刑殄 有夏 。” 孔 传:“命 汤 刑絶 有夏 。”
《漢語大詞典》:调征(調征,調徵)
调兵征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暹罗》:“ 于穀峯 宗伯,时在春曹,极訕笑之。以为茫茫大海,不知 暹罗 在何方,所云调征者已可笑,乃又忧其入内地,此待其来时,再议之可也。”
調徵:谓收取税赋。 明
徐渭 《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跨两省一京之地,当诸夷数道之衝,机务浩繁,调徵阔远。”
《漢語大詞典》:讨掩(討掩)
征讨、掩袭。 南朝 陈
徐陵 :“随机讨掩,触向平夷。”
《漢語大詞典》:讨召(討召)
犹招讨。招抚征讨。:“凡厥讨召,凡厥徵求,虽关国计,权其事宜,皆须息费休民。”
《國語辭典》:御驾亲征(御駕親征) 拼音:yù jià qīn zhēng
皇帝亲自率兵出征。《薛仁贵征辽事略》:「拜英国公李世绩为元帅,敬德作先锋,起军三十万,御驾亲征。」《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却说先主每日自下教场操演军马,剋日兴师,御驾亲征。」
《國語辭典》:讨恶剪暴(討惡剪暴) 拼音:tǎo è jiǎn bào
讨伐消除凶恶残暴的势力。《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孙权传》:「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归。」
《国语辞典》:马头草檄(马头草檄) 拼音:mǎ tóu cǎo xí
檄,古代官府用来徵召、告示或征讨的文书。草,写。语本《旧唐书。卷七三。薛收传》:「秦府主簿,判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时太宗专任征伐,檄书露布,多出于收,言辞敏速,还同宿构,马上即成,曾无点窜。」后形容文思敏捷,提笔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