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津埭
水道船舶往来征税处。《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擿宗断族,排轻斥重,胁遏津埭,恐喝传邮。”
《國語辭典》:土地税(土地稅)  拼音:tǔ dì shuì
以土地为对象所课徵的一切租税,包括田赋、地价、土地增值税。
《國語辭典》:头会箕敛(頭會箕斂)  拼音:tóu huì jī liàn
比喻税赋苛刻。《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也作「头会箕赋」。
《國語辭典》:额徵(額徵)  拼音:é zhēng
定额的租税。《清会典。卷一百七十四。户部。田赋。钱粮交代》:「谕。向来州县交盘钱粮仓谷。均以两日为限,但额徵数少之地方。自可依限清楚。」
《漢語大詞典》:几而不征(幾而不征)
查问而不征税。几,通“ 讥 ”。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 ,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 韦昭 注:“几、几异服、识异言也。征,税也。”荀子·王制:“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 杨倞 注:“几,呵察也。但呵察姦人而不征税也。”
《漢語大詞典》:起征点
税法规定课税对象数额应予开始征税的起点。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课征对象数额按规定税率征税。规定起征点可以照顾收入较少的纳税人,以贯彻税收的合理负担原则。
《漢語大詞典》:市门税(市門税)
北魏 与 北周 税名。入市者征税一钱。周书·孝闵帝纪:“甲辰,祠太社。初除市门税。”参阅魏书·食货志文献通考·征榷一
《漢語大詞典》:税卡
设站征税的地方。《新华日报》1942.10.2:“各地驻军与民众,更应该把协助税卡缉私工作,看作自己的义务。” 钱忆群 《云散烟消太阳红》:“几天过去,政工队的人由于政训处主任首先带头逃跑,有的借故生病留在老百姓家里,还有的进了税卡再不来了。”
分類:征税
《國語辭典》:税款(稅款)  拼音:shuì kuǎn
税金。如:「缴纳税款」、「退还税款」。
《漢語大詞典》:榷网(榷網)
指官方设在各地的专卖品征税机构。《明实录·万历二十九年七月》:“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然榷网之设,密如秋荼,原奏参随,本地光棍以榷徵为奇货。”
《漢語大詞典》:榷醋
对醋实行征税。金史·章宗纪三:“三月戊戌,以礼部尚书 张暐 为御史大夫。壬寅,復榷醋。”
分類:实行征税
《漢語大詞典》:榷会(榷會)
为商贾说合交易并总计其财货以征税。史记·五宗世家:“而 赵王 擅权,使使即县为贾人榷会,入多於国经租税,以是 赵王 家多金钱。”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平会两家买卖之贾也。榷者,禁他家,独王家得为之。” 司马贞 索隐:“谓为贾人专榷买卖之贾,侩以取利,若今之和市矣。”
《漢語大詞典》:榷敛(榷斂)
专营与征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古金之多如此,而未闻其时淘采之方,与官府榷敛之法,惩禁之制。”
分類:专营征税
《漢語大詞典》:木厘(木釐)
清 代专向木商征税的局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谁知他去年办 镇江 木釐,因为勒捐閙事,被木商联名来省告了一告。”
分類:木商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