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福草
朱草的别名。古人以为朱草生是福德的征兆,故名。太平御览卷八七三引《礼纬斗威仪》:“君乘木而王,其政昇平,则福草生庙中。”注:“ 宋均 曰:庙中生草,盖福草也,即朱草之别名,可以染祭服,故应仁孝而生庙中。”宋书·符瑞志中:“福草者,宗庙肃则生宗庙之中。”
《漢語大詞典》:恶征(惡徵)
不祥的征兆。 汉 王充 论衡·感类:“灾变恶徵,何为至乎?”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 唐 孔颖达 疏:“皆以恶徵为祥。”
分類:不祥征兆
《漢語大詞典》:迹兆
亦作“蹟兆”。 踪迹和征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小人日泛烟波,游四方,终岁十餘月,常八九离桑梓,被妖物蛊杀吾弟。归甚悼恨,誓必寻而殄灭之。奔波数千里,殊无蹟兆。”
《國語辭典》:龟毛兔角(龜毛兔角)  拼音:guī máo tù jiǎo
1.佛教用语。龟没有毛,兔没有角。仅有其名而无其实。佛典常用以譬喻空理。《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2.战事将起的徵兆或预警。语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漢語大詞典》:贵兆(貴兆)
显贵的征兆。新唐书·叛臣传下·李忠臣:“ 忠臣 戇直不通书,帝尝谓:‘卿耳大,真贵兆。’对曰:‘臣闻驴耳大,龙耳小。’帝喜其野而诚。”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澄 索彩具, 蔚 与赌贵兆,曰:‘彩大者秉大柄。’ 澄 掷之,得十一,席上皆失声。公徐掷之,得堂印, 澄 託醉而起。”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先兆:“ 元丰 中, 汶上 梁逖 ,一夕,梦奏事殿中,见御座前揭一牌,箔金大书‘黄裳’二字,意必贵兆也,因改名 黄裳 。明年,御前唱进士第, 南剑 黄裳 为天下第一。”
分類:显贵征兆
《國語辭典》:表象  拼音:biǎo xiàng
1.表露出来的徵象。《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列传》:「会上欲击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预见表象,先图其利。」《续汉书志。第一○。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表象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焉。」
2.过去感知或经验的事物,再浮现于意识中的形象或意象。
《漢語大詞典》:弄胎
指妇女怀孕足月腹痛或作或止的一种征兆。《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生育》:“临月腹痛腰不痛,或作或止名弄胎。”原注:“若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此名弄胎,不宜轻动。”
《漢語大詞典》:逆芽
叛乱的征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左都御使 拉布敦 觉其逆芽,欲先发而左右无一兵。”
分類:叛乱征兆
《漢語大詞典》:逝圣(逝聖)
相传麒麟为仁兽,雄者鸣叫为圣人逝去的征兆。宋书·符瑞志中:“﹝ 麒麟 ﹞牡鸣曰逝圣,牝鸣曰归和。”
《漢語大詞典》:山崩川竭
亦作“ 山崩水竭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国语·周语上:“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之。”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 蜀郡 本 汉 所兴,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 清 姚燮 《双鸩篇》:“郎饱妾共饱,郎飢妾共飢;一飢一饱与郎共,山崩川竭无更移。”
《漢語大詞典》:景征(景徵)
吉祥的征兆。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序:“龟筮元谋,符瑞景徵。”
分類:吉祥征兆
《國語辭典》:景星庆云(景星慶雲)  拼音:jǐng xīng qìng yún
比喻吉祥的徵兆。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六出:「满门阑和气,满门阑和气。庭产紫芝,景星庆云龙呈瑞。」《四游记。东游记。第三回》:「但见老君在上,毫光照耀,景星庆云,肌肤绰约,似闺中之处子;精神充溢,犹襁褓之婴儿。」
《漢語大詞典》:冥征(冥徵)
谓神灵暗示的征兆。《旧唐书·音乐志四》:“灵应有孚,冥徵不爽。”
《國語辭典》:履霜知冰  拼音:lǚ shuāng zhī bīng
比喻从事物的徵兆可看出将来发展的结果。参见「履霜坚冰」条。汉。蔡邕 释诲:「君子推微达著,寻端见绪,履霜知冰,践露知暑。」
《國語辭典》:履霜坚冰(履霜堅冰)  拼音:lǚ shuāng jiān bīng
脚踩在霜上,即可知严寒冰冻的季节即将到临。语出《易经。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后比喻从事物的徵兆可看出它将来发展的结果或逐渐扩大、严重。唐。王义方 请重勘李义府致死毕正义奏:「臣恐履霜坚冰,积小成大,请乞重勘。」也作「履霜之戒」、「履霜知冰」。
《漢語大詞典》:灵征(靈徵)
祥瑞的征兆。 晋 王嘉拾遗记·魏:“父老云:‘当 秦 末,二石相去百餘步,芜没无有蹊径。及 魏帝 之始,稍觉相近,如双闕。’土石阴类, 魏 为土德,斯为灵徵。”
分類:祥瑞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