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去来(去來)  拼音:qù lái
来,语尾助词,无义。去来指去的意思。宋。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词:「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西游记》第二十九回:「哥啊,知道是甚缘故,我们且去来。」
《國語辭典》:相过(相過)  拼音:xiāng guò
1.接连而过。《文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2.拜访。《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今遣骑致邺,故使枉道相过。」
3.移动。《燕丹子。卷下》:「武阳大恐,两足不能相过。」
《國語辭典》:过从(過從)  拼音:guò cóng
1.相往来。如:「他们两人向来过从甚密」。
2.应付。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是他百般地,奶奶行过从不下。」
3.奉承、哄诱。元。朱庭玉〈梁州第七。腹内包藏锦绣套。尾〉:「撋就的姨夫每厮和会,端的俺许你,许你一片心过从著四下里。」也作「过纵」。
《國語辭典》:营营(營營)  拼音:yíng yíng
1.往来频繁的样子。《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唐。白居易〈白牡丹〉诗:「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2.追求奔逐。《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3.内心烦躁不安。《聊斋志异。卷一○。阿纤》:「中心营营,寝食都废。」
《國語辭典》:络绎(絡繹)  拼音:luò yì
前后相连,继续不断。《三国演义》第七七回:「正商议间,荆州捷报使命,络绎而至。」明。徐渭《雌木兰》第一出:「军书络绎,有十二卷来的,卷卷有俺家爷的名字。」也作「骆驿」。
《國語辭典》:照会(照會)  拼音:zhào huì
1.通知、知会。《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匡超人递个眼色与他,那童生是照会定了的,使不归号,悄悄站在黑影里。」
2.核对审察。《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访闻先朝水官孙民先,元祐六年水官贾种民各有河议,乞取索照会。」
3.执照、凭證。《恨海》第七回:「你这里有甚么贵重东西?要到那里去?你说了,兵头给你照会,送你出境。」
4.察照知会。指外交部对外国使节,或是各省长官对外国领事所递交的一种外交文书。亦即一国政府将彼此相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也称为「通牒」、「外交照会」。
《國語辭典》:交驰(交馳)  拼音:jiāo chí
1.车马交相奔走。后泛指不断的来来往往。三国魏。吴质〈答魏太子笺〉:「军书辐至,羽檄交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走到了一处十字路口,路上车马交驰。」
2.相互问候。清。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九:「宋人书问,自尊与卑曰不具,以卑上尊曰不备,朋友交驰曰不宣。」
《漢語大詞典》:一归(一歸)
(1).归来或往来一次。吕氏春秋·报更:“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新唐书·何蕃传:“事父母孝,学太学,岁一归。” 唐 刘沧 《赠颛顼山人》诗:“ 洛阳 紫陌几曾醉, 少室 白云时一归。”
(2).犹言同归。《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性之所期,贵贱同量;理之所极,卑高一归。” 李善 注:“言物虽贵贱殊流,高卑异级,至其极也,殊涂共归。”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誉石》:“誉石杀鼠,蚕食而肥,物性虽反,齐之一归。”
(3).谓逝去。 唐 徐夤 《鹤诗》:“閬苑瑶臺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 宋 苏轼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檜待昇平。”
(4).珠算上单位除法练习之一。参见“ 归除 ”。
《國語辭典》:归除(歸除)  拼音:guī chú
1.珠算称两位数以上的除法。
2.打算、计划。《三宝太监下西洋通俗演义》第五回:「口儿里虽然不答应,他心儿里却自有个归除。」
《國語辭典》:交结(交結)  拼音:jiāo jié
1.交际、往来。《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且说小娥在家多閒,乘空,便去交结那邻近左右之人。」
2.串通、勾结。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问他一个交结贡官,停妻再娶,纵容泼妇,枉法成招,大大的罪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著钦赃。」
3.交错接连。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櫼栌各落以相承,栾栱夭蟜而交结。」
《國語辭典》:憧憧  拼音:chōng chōng
1.往来不停的样子。《易经。咸卦。九四》:「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2.心神不定的样子。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方今为天下腹居郡,诸侯并臻,中外未然,心憧憧若涉大川,遭风而未薄。」
3.摇曳不定的样子。汉。王充《论衡。恢国》:「光武起,过旧庐,见气憧憧上属于天。」
《國語辭典》:交错(交錯)  拼音:jiāo cuò
1.古时祭礼完成宴会时互相敬酒的礼仪。《诗经。小雅。楚茨》:「献酬交错,礼仪卒度。」《仪礼。特牲馈食礼》:「众宾及众兄弟交错以辩,皆如初仪。」
2.交叉错杂。《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下。拂菻传》:「枝格交错,高三四尺。」
3.形容不断来往。《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冠盖相望,交错道路。」
4.交替。《朱子语类。卷七四。易。上系上》:「交错代换,而不可以形体拘也。」
《漢語大詞典》:星槎
(1).往来于天河的木筏。传说古时天河与海相通, 汉 代曾有人从海渚乘槎到天河,遇见牛郎织女。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唐 宋之问 《宴安乐公主宅》诗:“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 清 朱彝尊 《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诗:“粉精墨妙谁经营,恍疑 博望 星槎横。”
(2).泛指舟船。 明 李东阳 《与衍圣公夜话》诗:“漫以平安慰别离,星槎动是隔年期。” 明 唐顺之 《送高行人使琉球》诗:“天王玉册颁三殿, 汉 使星槎下百蛮。”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诗:“星槎今万里,捷报盼飞来。”
《國語辭典》:应酬(應酬)  拼音:yìng chóu
1.交际往来。宋。陆游 晚秋农家诗:「老来万事懒,不独废应酬。」《红楼梦》第五五回:「王夫人吊贺迎送,应酬不暇,前边更无人。」
2.勉强应付。《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是大头目,就须尽力应酬。」《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些同门的,今天借五十,明天借一百,冲天炮好不应酬他们吗?」
《國語辭典》:绝交(絕交)  拼音:jué jiāo
断绝友谊。汉。王充《论衡。定贤》:「是故百金之家,境外无绝交。」《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纠举诸郡,绝交离亲,戮辱旧故。」
《國語辭典》:交道  拼音:jiāo dào
1.朋友相处的道理。《后汉书。卷二七。王丹传》:「交道之难,未易言也。」唐。骆宾王〈咏怀〉诗:「少年识事浅,不知交道难。」
2.交叉的道路。《晋书。卷一○七。石季龙载记下》:「火灭,取灰,分置诸门交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