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5,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相像
连襟
齐武
隔心
一际
弦朔
匹亚
互异
相丽
相出没
交戾
排手
伤和气
体敌
互错
《國語辭典》:相像  拼音:xiāng xiàng
有共同或相似之处。《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王三到也与郑元和相像了,虽不打莲花落,也在孤老院讨饭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就是同父合母的兄弟、同胞双生的儿子,道是相像得紧,毕竟仔细看来,自有些少不同去处。」
《國語辭典》:连襟(連襟)  拼音:lián jīn
1.衣襟相连,用以比喻极亲昵。唐。骆宾王 秋日与群公宴序:「既而誓敦交道,俱忘白首之情,款尔连襟,共挹青田之酒。」
2.称谓。姊妹的丈夫彼此互称。《幼学琼林。卷二。外戚类》:「大乔小乔,皆姨夫之称;连襟连袂,亦姨夫之称。」《土风录。卷一六。连襟》:「姊妹之夫曰连襟。」也作「联襟」、「连袂」。
《漢語大詞典》:齐武(齊武)
犹齐步。彼此不相上下。 汉 蔡邕 《胡广黄琼颂》:“曰 胡 曰 黄 ,方轨齐武。惟道之渊,惟德之藪。”
《漢語大詞典》:隔心
彼此心里有隔阂;不投合:咱俩不~,有什么事你别瞒我。
《漢語大詞典》:一际(一際)
(1).佛家语。谓彼此间无差别。大智度论卷十九:“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 宋 延寿 宗镜录卷二二:“然法报虽分,真化一际。”
(2).谓一次遇合。 元 张养浩 《归田》诗:“向来慳一际,今日幸四并。”
《漢語大詞典》:弦朔
(1).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八,廿二、三日(弦日)和初一日(朔日)。黄庭遁甲缘身经·心藏图:“常以四月、五月、六月弦朔清旦,南面端坐。”
(2).指岁月。 明 袁宏道 《德州舟中清明》诗:“俯仰一小笼,焉知弦朔易。空里跃红粧,始觉清明至。”
(3).喻彼此间隔,难通音信。《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八》:“音信阔弦朔,方悟千里遥,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
《國語辭典》:匹亚(匹亞)  拼音:pǐ yà
不分轩轾,不相上下。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然其笔力豪赡,气格老成,则皆过之,与杜子美并时,其得意处,子美之匹亚也。」
《國語辭典》:互异(互異)  拼音:hù yì
彼此间有差别。如:「他俩虽是双胞胎,但个性互异,迥然不同。」《朱子语类。卷八三。春秋。纲领》:「《经》《传》互异,不云传误,云经误。」
分類:彼此
《漢語大詞典》:相丽(相麗)
彼此依附。 梁启超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以常理言,则各私人之幸福,与国家之幸福,常相丽而无须臾离。”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学术者,故不与政治相丽。”参见“ 相离 ”。
分類:彼此依附
《國語辭典》:相离(相離)  拼音:xiāng lí
彼此分离。《文选。嵇康。琴赋》:「或相凌而不乱,或相离而不殊。」《三国演义》第七回:「玄德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
《漢語大詞典》:相出没
(彼此)互相出现或隐没(没有遇见)例如: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漢語大詞典》:交戾
彼此乖违。 唐 欧阳詹 《出门赋》:“事纷挐以争校,情交戾而不和。”
分類:彼此乖违
《國語辭典》:排手  拼音:pái shǒu
击掌发誓。《金瓶梅》第一二回:「西门庆道:『你敢与我排手?』那桂姐道:『我和你排一百个手!』」
《国语辞典》:伤和气(伤和气)  拼音:shāng hé qi
伤害了彼此间良好的关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自家骨肉虽是一时有些不是处,只宜好好宽解,不可便经官动府,伤了和气,失了体面!」《红楼梦》第九回:「向日我又与薛大叔相好,倘或我一出头,他们告诉了老薛,我们岂不伤和气?」
《漢語大詞典》:体敌(體敵)
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尊卑。 汉 班昭 《女诫·和叔妹》:“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尔雅·释亲“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子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晋 郭璞 注:“四人体敌,故更相为甥。”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卷上:“一旦復子明辟,遂同为师保,左右 成王 ,师保位分体敌, 召公 之心,有不能自安者,故欲引去。”参见“ 敌体 ”。
《漢語大詞典》:敌体(敵體)
谓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 汉 班固 《白虎通·王者不臣》:“诸父诸兄者亲,与己父兄有敌体之义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今朝廷之上,羣臣皆自东阶而升,不敢升自西阶,非特嫌,若宾主敌体,亦以西为尊也。”《好逑传》第三回:“你既娶我来,我就是与你敌体的夫妻了。”
《漢語大詞典》:互错(互錯)
彼此交错。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别精麤,稽厚薄,子母鉤贯,阴阳互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