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9,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离形
形则
逃形
形有
情形
形便
常形
众形
峰形
千形
字形
养形
化形
曲形
形名
《漢語大詞典》:离形(離形)
(1).离弃形体。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成玄英 疏:“外则离析於形体,一一虚假。此解堕肢体也。”
(2).谓形体分开。 晋 陆机 《吴贞献处士陆君诔》:“兄弟之恩,离形合气。”
《漢語大詞典》:形则(形則)
犹言客气、拘泥。《敦煌变文集·难陀出家缘起变文》:“唯愿世尊莫形则,要甚从头请説看。”
分類:客气拘泥
《漢語大詞典》:逃形
犹藏身。 唐 王度 《古镜记》:“然天镜一照,不可逃形。” 明 瞿式耜 《清苛政疏》:“顽民计以为总不能还清,总之又比,则将其田之所收,涂饰于粮房皂隶,匿影逃形,不见官府。”
分類:藏身
《漢語大詞典》:形有
指有形之物。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诗之一:“情理儻可论,形有焉足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原夫四尘五廕,剖析形有;六舟三驾,运载羣生。”
分類:形有有形
《國語辭典》:情形  拼音:qíng xíng
事物的实际状况。《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论曰》:「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老残游记》第六回:「先生布衣游历,必可得其实在情形。」也作「情况」、「情状」。
《國語辭典》:形便  拼音:xíng biàn
形容地理形势优良便利。《战国策。秦策一》:「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得形便之地,甲兵足用。」
《漢語大詞典》:常形
固定的形态或形状。管子·君臣上:“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一设而不更,此谓三常。”《史记·太史公自序》:“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宋 秦观 《李训论》:“难无定势,易无常形,惟其人也。”
《漢語大詞典》:众形(衆形)
各种物体的形象。庄子·大宗师:“长於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汉 扬雄 《法言·问道》:“雕刻众形者匪天歟?”晋书·阮种传:“器用利,则斲削易而材不病;绳墨役,则曲直正而众形得矣。”
分類:种物形象
《骈字类编》:峰形
江总摄山栖霞寺碑见岫势下峰李益乞宽禅师瘿山罍诗石色凝秋藓形 若夏云
《骈字类编》:千形
唐 来鹏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國語辭典》:字形  拼音:zì xíng
字的形体。《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头上有角,其凶甚矣。」
《漢語大詞典》:养形(養形)
保养形体。庄子·达生:“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养者,有之矣。” 晋 张载 《酃酒赋》:“宜御神志,导气养形。”
分類:保养形体
《國語辭典》:化形  拼音:huà xíng
1.变化为其他形状。如:「神怪小说中,狐狸常化形为人,来陷害人们。」
2.比喻死亡。
《漢語大詞典》:曲形
不直的迹象。指行为不轨。北史·魏清河王怿传:“ 懌 因侍宴,酒酣,乃谓 肇 曰:‘……今君曲形见矣,恐復终成乱阶。’”
《漢語大詞典》:形名
(1).事物的实在和名称。古代思想家常用作专门术语,以讨论实体和概念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庄子·天道》:“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 郭象 注:“得分而物物之名各当其形也。”《淮南子·说山训》:“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 宋 王安石 《九变而赏罚可言》:“修五礼,同律度量衡,以一天下,此之谓明形名。”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辨讹:“ 申 韩 形名之学,其法在审合形名,故曰‘不知其名,復修其形’,今称为刑罚之刑,误矣。”
(2).指指挥方式、方法。孙子·势:“鬭众如鬭寡,形名是也。” 曹操 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梅尧臣 注:“形以旌旗,名以采章,指麾应速,无有后先。”
(3).即刑名。指刑律。形,通“ 刑 ”。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恃权抄没》:“区区的官除锦衣,专执掌形名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