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2,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冉弱
弱丝
弱孤
弱敌
劣弱
童弱
娇弱
大弱
驽弱
挠弱
弱管
弱稚
弱笄
清弱
前弱
《漢語大詞典》:冉弱
荏弱。 晋 成公绥 《啸赋》:“或冉弱而柔扰,或澎濞而奔壮。” 南朝 齐 王融 《法寿乐·歌供具》:“金华纷冉弱,琼树鬱青葱。”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冉弱营中柳,披敷幕下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 娟 体虽冉弱,颇能支也。”
《韵府拾遗 支韵》:弱丝(弱丝)
枚乘柳赋弱丝清管与风霜而共雕
《漢語大詞典》:弱孤
势孤力弱。史记·南越列传:“王、王太后弱孤不能制,使者怯无决。”
分類:力弱
《漢語大詞典》:弱敌(弱敵)
削弱敌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秦 用 商君 ,富国强兵; 楚 魏 用 吴起 ,战胜弱敌。”三国志·吴志·全琮传:“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全哉?纵有所获,不足以弱敌而副国望也。”
《漢語大詞典》:劣弱
衰弱;懦弱。后汉书·顺帝纪:“年老劣弱不任军事者,上名。”《易·大畜》“刚健篤实” 唐 孔颖达 疏:“若无刚健,则劣弱也,必既厌而退。”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六年:“后兄 景文 闻之曰:‘后在家劣弱,今段遂能刚正如此!’”
分類:衰弱懦弱
《漢語大詞典》:童弱
幼小稚弱者。 晋 陶潜 《酬刘柴桑》诗:“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國語辭典》:娇弱(嬌弱)  拼音:jiāo ruò
娇嫩柔弱。如:「她那娇弱的身子做不来粗重的工作。」
《骈字类编》:大弱
战国策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
《漢語大詞典》:驽弱(駑弱)
谓才能低下,力量薄弱。 晋 傅咸 《摄司隶上表》:“臣既駑弱,不胜重任。” 宋 陆游 《答王樵秀才书》:“某駑弱,畏以避事得罪,遂黽勉入院。”明史·熊廷弼传:“﹝ 廷弼 ﹞及见官兵駑弱,遽尔乞骸以归,将置君恩何地?”
《漢語大詞典》:挠弱(撓弱)
软弱;衰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桓公 问 桓子野 :‘ 谢安石 料 万石 必败,何以不諫?’ 子野 答曰:‘故当出于难犯耳。’ 桓 作色曰:‘ 万石 挠弱凡才,有何严颜难犯!’”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杜甫:“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分類:软弱衰弱
《漢語大詞典》:弱管
指毛笔。 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夙慧未忘,读异书如逢故物;天才独擅,操弱管似运神机。”
分類:毛笔
《韵府拾遗 寘韵》:弱稚
唐书朱泚传太仓粮竭士寖饥而神策六军从行在及哥舒曜李晟兵皆家禀不绝或请停给泚曰士在外而弱稚绝食则死岂吾心哉
《国语辞典》:弱笄  拼音:ruò jī
女子十五岁时,聚发插笄,称为「弱笄」。表示已成年。
《漢語大詞典》:清弱
瘦弱。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 神庙 时,司礼掌印 田义 老病,先监 矩 清弱,亦曾间於宫中坐板。”
分類:瘦弱
《骈字类编》:前弱
周礼考工记矢人见中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