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弓箭  拼音:gōng jiàn
弓与箭。《三国演义》第七回:「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
分类:弓箭
《國語辭典》:弓箭手  拼音:gōng jiàn shǒu
1.善于射箭的人。
2.宋代正规军队之外的兵种。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序〉:「庚辰诏书,凡民三丁籍一,立校与长,号弓箭手,用备不虞。」
《國語辭典》:弓手  拼音:gōng shǒu
1.善于射箭的人。也称为「弓弩手」、「弓箭手」。
2.宋代由县尉统属,专门负责缉捕的士兵。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李元礼》:「李命弓手冥搜一民以充数,皆以赃满论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董平取弓手回县,离不得遭断吃棒。」
《漢語大詞典》:弓箭社
北宋 边境人民的自卫武装组织。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今 河朔 西路被边州军,自 澶渊 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不论家业高下,户出一人。又自相推择家资武艺众所服者,为社头、社副、録事,谓之头目。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出入山坂,饮食长技与北虏同。私立赏罚,严於官府,分番巡逻,铺屋相望。”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北戎久和,边兵不试,临事有不可用之忧。惟沿边弓箭社兵与寇为邻,以战射自衞,犹号精鋭。”宋史·兵志四:“ 河北 州县近山谷处,民间各有弓箭社及猎射人,习惯便利,与夷人无异。”
《国语辞典》:弓箭步  拼音:gōng jiàn bù
武术的基本动作之一。其方法为前腿屈膝成九十度,后腿则打直。因前腿弯曲如弓,后腿斜挺如箭,故有此称。也称为「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