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讹弊(訛弊)
弊害;弊病。 唐 赵璘 因话录·徵:“上不慎名器,是以廝养待贤也,下不慎名器,是以婴孩奉君,而削弱朝廷也。遂致猥滥讹弊,流荡可忧,不知谁之咎也。”旧唐书·崔邠传:“ 文宗 勤於政道,每苦选曹讹弊, 延英 谓宰臣曰:‘吏部殊不选才,安得摭实无滥,可釐革否?’”
分類:弊害弊病
《高级汉语词典》:拯弊
匡救衰病
《漢語大詞典》:蛊弊(蠱弊)
亦作“ 蛊敝 ”。 事情积久形成的弊病。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蛊者,事有蛊弊而治之也。干父之蛊,迹似相违,意则在於承继其业,成父之美也。”宋史·儒林传四·杨泰之:“总揽威权,无牵於私,无夺於邪説,以救蛊敝,以新治功。” 元 王祯 农书卷四:“凡欲振发而飭其蛊弊,使之率作兴事耳。”
分類:积久弊病
《漢語大詞典》:雕弊(彫弊)
亦作“ 雕敝 ”。
(1).衰落破败。宋书·礼志二:“ 建安 十年, 魏武帝 以天下雕弊,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南史·循吏传·申恬:“ 齐 地连岁兴兵,百姓雕弊。” 鲁迅 《准风月谈·新秋杂识》:“经济的雕敝,使出版界不肯印行大部的学术文艺书籍。”
(2).谓使衰落破败。 汉 刘陶 《上桓帝书》:“使羣丑刑隶芟刈小民,雕敝诸夏。”一本作“ 彫敝 ”。
彫弊:1.衰败;困苦。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况今天下彫弊,民无儋石之储,国无终年之畜。” 宋 陆游 《知兴化军赵公墓志铭》:“ 袁州 积彫弊,公佐其守,穷利病根源,一切罢行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畿辅·房山县石经:“今輦下彫弊,不似往年,宫掖贵貂,亦未闻有大檀施。”
(2).损减。晋书·地理志上:“于时民罹 秦 项 ,户口彫弊,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漢語大詞典》:钝弊(鈍弊)
亦作“ 钝獘 ”。
(1).残破不锋利。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剧,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新唐书·突厥传序:“战士离落,兵甲钝弊。”
(2).疲惫。国语·吴语:“使吾甲兵钝獘,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骈字类编》:十弊
宋史魏了翁传了翁念国家权臣相继内擅国柄外变风俗纲常沦斁法度废弛贪浊在位举事弊蠹不可涤濯遂应诏上章论十弊乞复旧典以彰新化
《漢語大詞典》:破弊
见“ 破敝 ”。
《漢語大詞典》:破敝
亦作“ 破弊 ”。
(1).破坏损害。史记·苏秦列传:“ 齐宣王 卒, 湣王 即位,説 湣王 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破敝 齐 而为 燕 。”
(2).破旧;破烂。北史·郑子翻传:“傲诞不自羈束,或有所之造,乘驴衣韀,破弊而往。”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 赵昇 和同辈在田间收穀,忽见路旁一人叩头乞食,衣裳破弊,面目尘垢,身体疮脓,臭秽可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童年约十四五,衣履破敝,而眉目极姣好。” 曹禺 《日出》第三幕:“屋子正面有两个门,一左一右,都通外院,各有一蓝布帘子来遮风,破敝不堪。”
《韵府拾遗 霁韵》:偏弊
易林𨋮𨋮□□岁暮偏弊
《漢語大詞典》:弊民
疲惫之民。汉书·邹阳传:“ 高皇帝 烧栈道,水 章邯 ,兵不留行,收弊民之倦,东驰 函谷 , 西楚 大破。”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而乃使理乱 殷 之弊民,显荣爵於藩国。”
分類:疲惫
《漢語大詞典》:弊盖(弊蓋)
指狗死。 唐 温宪 《唐故集贤直院官荣王府长史程公墓志铭》:“ 昭献 常所幸犬名 卢儿 ,一旦有弊盖之叹,上命公图其形,宫中畋犬见者皆俯伏。”参见“ 弊帷 ”。
《漢語大詞典》:弊帷
《礼记·檀弓下》:“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敝,同“ 弊 ”。因以“弊帷”借指马死。 宋 苏舜钦 《先公之爱马以病寄他厩今死矣》诗:“俄传弊帷信,无復锦蒙亲。”
《漢語大詞典》:弊恶(弊惡)
(1).恶劣。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
(2).破旧。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时 朔方军 资装不至,旗服弊恶, 宣武 人嗤之曰:‘乞子能破贼乎!’”
分類:恶劣破旧
《漢語大詞典》:家弊
家境贫寒。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分類:家境贫寒
《漢語大詞典》:共弊
见“ 共敝 ”。
《漢語大詞典》:共敝
亦作“ 共弊 ”。 论语·公冶长:“ 子路 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谓甘愿始终共享车马衣裘等物。后用为同甘共苦的典实。北齐书·唐邕传:“﹝ 显祖 ﹞尝解所服青鼠皮裘赐 邕 ,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弊。’” 唐 张籍 《赠殷山人》:“同袍还共弊,连轡每推先。”
《國語辭典》:私弊  拼音:sī bì
营私舞弊之事。
《漢語大詞典》:贫弊(貧弊)
见“ 贫敝 ”。
《漢語大詞典》:贫敝(貧敝)
亦作“ 贫弊 ”。亦作“ 贫獘 ”。 贫穷破败;贫困。宋书·文帝纪:“比者冰雪经旬,薪粒贵踊,贫弊之室,多有窘罄。” 唐 陈子昂 《上益国事》:“乃使公府虚竭,私室贫弊,而天地珍藏,委废不论。”史记·平準书“百姓抏獘以巧法”唐 司马贞 索隐:“言百姓贫獘,故行巧抵之法也。” 清 吴伟业 鹿樵纪闻·高黄二镇:“ 得功 闻之,自谓身经百战,功甚高,而居 庐州 贫敝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