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蠹弊
亦作“蠧敝”。亦作“蠧弊”。
(1).侵蚀破坏。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之三:“ 蜀中 诸州百姓所以逃亡者,实缘官人贪暴,不奉国法,典吏游容,因此侵渔……以前 剑南 ,蠹弊如斯。”新五代史·杂传·刘昫:“ 昫 性察,而嫉三司蠧敝尤甚,乃句计文簿,覈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
(2).公害和积弊。 宋 陆游 《奉直大夫陆公墓志铭》:“在 玉山 时,刳剔蠹弊,根原窟穴,毫髮必尽。” 明 许浩 《两湖麈谈录》:“凡其施为之品式,举行之次第,抉剔之蠧弊,往迹具在,有志经国者所当一一究心者也。”
《漢語大詞典》:欺弊
欺诈蒙骗。 宋 欧阳修 《河北奉使奏草·乞一面除放欠负》:“牵驾纲船,般运物色,内有少欠,元无欺弊。”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莫非有些欺弊,瞒着老夫么?”
分類:欺诈蒙骗
《漢語大詞典》:弊法
指不合时宜的法度。 唐 元结 《时议下篇》:“若天子能追行已言之令,必行将来之法,且免天下无端杂徭,且除天下随时弊法……然后推仁信威令,与之不惑,此帝王常道。”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 宋 陆九渊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
《漢語大詞典》:补弊(補弊)
见“ 补敝 ”。
《漢語大詞典》:补敝(補敝)
亦作“ 补弊 ”。 补救敝败。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秋……存亡国,继絶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汉书·董仲舒传》:“至於 宣王 ,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 文 武 之功业, 周 道粲然復兴。” 三国 蜀 刘禅 《出军诏》:“奉顺符讖,建位易号,丕承天序,补弊兴衰,存復祖业。”
分類:补救
《國語辭典》:弊政  拼音:bì zhèng
腐败不清明的政治。《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中国历代戏曲选。闹铜台。第一折》:「忽听的监仓官弊政,弓兵排列势狰狞。」
《漢語大詞典》:情弊
(1).作弊情况。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右所有四事,伏望圣慈特察臣孤忠,志在爱君,别无情弊。” 明 王玉峰《焚香记·辨非》:“方纔闻 敫桂英 有妈妈逼他改嫁 金垒 之言,莫非此处有些情弊在里头?” 清 林则徐 《批司道会详核议设局收缴鸦片章程》:“如验出假土新枪,显有抵换情弊,即须分别根究。”
(2).弊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此等情弊,予不急为拈出,则《南西厢》之流毒,当至何年何代而已乎?”
分類:弊病作弊
《國語辭典》:疲弊  拼音:pí bì
人力、物力受到消耗而困乏不足。《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使不得休息,乘其疲弊,可一举而灭之也。」《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也作「疲敝」、「罢敝」、「罢弊」。
《國語辭典》:疲敝  拼音:pí bì
疲劳困乏。《三国演义》第九一回:「今丞相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岂可复远征?」也作「疲弊」。
《國語辭典》:弊端  拼音:bì duān
产生弊害的漏洞。《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严饰里胥》:「如前种种弊端,牢不可破。」也作「弊窦」。
《漢語大詞典》:劳弊(勞弊)
劳累疲弊。北齐书·文宣帝纪:“百役繁兴,举国骚扰,公私劳弊。” 清 恽敬 《与李爱堂书》:“疾愈后,为出都事劳弊,是以不及通问。”亦谓使劳累疲弊。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西戎 为寇,远自 周 世。劳弊中国, 东汉 尤甚。”
分類:劳累
《漢語大詞典》:弊源
弊病产生的根源。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庶可杜絶弊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惟孜孜以培养凋残、釐剔奸骫为务,欲求清絶弊源。”
《漢語大詞典》:弊衣
(1).破旧之衣。 汉 贾谊 新书·属远:“彊提荷弊衣而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 宋 陆游 《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之二:“弊衣不补惟频结,浊酒难谋且细倾。”
(2).古代的一种裤子。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裩》:“ 周文王 所制裩,长至膝,谓之弊衣。”裩,同“ 褌 ”。
分類:破旧裤子
《漢語大詞典》:颓弊(頽弊)
(1).败坏。 唐 元结 《元谟》:“臣曾记有説风化頽弊,或以之兴,或以之亡者,不知何代君臣。”
(2).破败。《宣和遗事》后集:“有屋数十间,皆頽弊,廊廡若官,篱落疎虞,不类人居。”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而岁月既深,寝至頽弊。”
分類:破败败坏
《漢語大詞典》:文弊
(1).见“ 文敝 ”。
(2).文业凋弊。 唐 皮日休 《移成均博士书》:“夫居位而愧道者,上则荒其业,下则偷其言。业而可荒,文弊也。言而可偷,训薄也。”
《漢語大詞典》:文敝
亦作“ 文弊 ”。 谓尚文之极而成弊害。史记·高祖本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復始, 周 秦 之閒,可谓文敝矣。”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又自 周 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 明 刘基 《〈苏平仲文集〉序》:“ 汉 兴,一扫衰 周 之文敝而返诸朴。”
分類:尚文弊害
《骈字类编》:一弊
宋史张亢传兵无节制一弊无奇正二弊无应援三弊主将不一四弊兵分势弱五弊有此五弊如驱市人而战虽有百万亦无益于事
《国语辞典》:除弊  拼音:chú bì
去除弊端。如:「兴利除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