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寒林  拼音:hán lín
1.秋冬天寒时的林木。《文选。陆机。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恻,玩春翘而有思。」
2.佛教用语。指西域弃尸的处所。也称为「尸陀林」。
《漢語大詞典》:转死(轉死)
死而弃尸。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民不幸罹旱疫,得免於转死;虽死,得无失歛埋,皆公力也。”
分類:弃尸
《漢語大詞典》:弃骸(棄骸)
丢弃尸骨。谓死亡。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权 积怒非一,遂徙 翻 交州 ”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永陨海隅,弃骸絶域。”
《國語辭典》:尸陀林  拼音:shī tuó lín
弃尸的地方。尸陀为梵语śīta的音译。宋。苏轼赠章默〉诗:「弃身尸陀林,乌鸢任狼藉。」也译作「尸多婆那」、「尸陀林」、「寒林」。
《漢語大詞典》:乡葬(鄉葬)
古代谓每乡建一大墓,以葬弃尸。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大历 初, 关东 人疫死者如麻, 滎阳 人 郑损 ,率有力者,每乡为一大墓以葬弃尸,谓之乡葬。”
分類:弃尸
《國語辭典》:转死沟壑(轉死溝壑)  拼音:zhuǎn sǐ gōu huò
辗转死于水沟、山谷。《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饥寒不赡,转死沟壑。」《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奈何践民田禾稼,将使百姓转死沟壑乎。」也作「转死沟渠」。
《国语辞典》:老死沟壑(老死沟壑)  拼音:lǎo sǐ gōu huò
饥岁荒年,老弱而死者,被弃尸于荒郊野外,不得安葬。典出《孟子。公孙丑下》。形容年老而死无葬身之地。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上以安二宫朝夕之养,下以济四方亿兆之命,则臣虽老死沟壑,瞑目于地下矣!」
《國語辭典》:不忘沟壑(不忘溝壑)  拼音:bù wàng gōu huò
有志之士,虽死于荒野山谷,而无遗恨。比喻时刻不忘为正义而献出生命。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漢語大詞典》:楬沟(楬溝)
谓弃尸于沟壑,立小木桩作标记。 清 俞樾 诸子平议·杨子法言二“如矫世则葛沟尚矣”:“葛,疑楬之叚字……楬沟,言弃尸於沟而置楬其上,较之倮葬,为更疏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