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异等(異等)
(1).不同等级。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舒守谦 ﹞十年居 元舆 舍,未尝一日有间,至於车服饮饌,亦无异等。”
(2).超出一般;特等。《汉书·循吏传·王成》:“治有异等之效。” 颜师古 注:“异於常等。” 宋 苏轼 《厚货财策》之二:“今之土兵,所以钝弊劣弱而不振者,彼见郡县有禁兵而待之异等,是以自弃于贱隶役夫之间,而将吏亦莫之训也。”
(3).指德才特出的人。史记·滑稽列传:“赏异等,罚不肖。”新唐书·韦处厚传:“举贤良方正异等,宰相 裴垍 引直史馆。”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 武帝 元封 五年,詔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国语辞典》:茂才异等(茂才异等)  拼音:mào cái yì děng
茂才,美材之人。异等,才智特出,异于常人。茂才、异等皆是汉代选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汉代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徵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