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性变态(性变态)  拼音:xìng biàn tài
骂人的话。指对于特定人、事或情境有异常性偏好或异常行为的状态。
《国语辞典》:唐氏症  拼音:táng shì zhèng
一种因染色体异常所造成的病症。患者的特徵是身材矮小、鼻梁短而扁、手短而宽,手脚的第一、二指间隙很大,有某种程度的智障。如:「根据统计,高龄产妇生下具有唐氏症的婴儿机率比一般产妇高。」
《国语辞典》:酮体症(酮体症)  拼音:tóng tǐ zhèng
病名。因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的代谢异常,使动物体内酮体的贮积增加,造成代谢障碍。
《國語辭典》:恶性肿瘤(惡性腫瘤)  拼音:è xìng zhǒng liú
一种周围没有膜包著,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不明显的肿瘤。其细胞会异常的增生,形状、大小不规则,能在体内转移,对正常组织破坏性很大。如癌症。也称为「恶性瘤」。
《漢語大詞典》:妒火中烧
因忌妒而异常激动,心神错乱或狂乱。例如:使他妒火中烧。
《漢語大詞典》:份外
(1).格外,异常。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七章:“看着战士们一个个走上前去,他觉得份外得势。”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 石得富 心里份外兴奋。”份,一本作“ 分 ”。
(2).分外,本分以外。《人民日报》1970.3.24:“有的工作人员提出为顾客修理洗衣板的建议,一些人不同意,认为修洗衣板是‘份外’的事。”
《漢語大詞典》:畸胎
由于遗传和发育的原因机体上严重异常的有机体(如胎儿)
《漢語大詞典》:桄榔须(桄榔鬚)
桄榔树叶下的须子,细长如马尾,用盐水浸渍后异常坚韧,常用以缚船。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贾人船不用铁钉,只使桄榔鬚繫缚,以橄欖糖泥之,糖乾甚坚,入水如漆也。”
《國語辭典》:固若金汤(固若金湯)  拼音:gù ruò jīn tāng
比喻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参见「金城汤池」条。
《國語辭典》:害喜  拼音:hài xǐ
妇女怀孕初期有恶心、呕吐、饮食习惯异于平常等现象。也称为「害口」。
《國語辭典》:不对劲(不對勁)  拼音:bù duì jìn
1.异于正常、不妥当、奇怪。《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十二岁上,就到陆师学堂里做学生,后来看看这学堂不对劲,便自备资斧,留学日本。」也作「不对账」、「不对眼」。
2.不合睦、合不来。如:「他们虽然是邻居,可是总不对劲。」也作「不对头」。
《漢語大詞典》:不知寝食(不知寢食)
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新唐书·韦述传:“ 述 入其室观书,不知寝食, 行冲 异之。”
《國語辭典》:不像样(不像樣)  拼音:bù xiàng yàng
1.不像个样、不合理,指某事物不符正常标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只是众人看见一双脚,却大得不像样。」也作「不像话」、「不是话」。
2.不成体统。用来贬损某人或事物坏到极点,无以形容。如:「这小孩既会喝酒又会赌博,真不像样。」也作「不像话」、「不是话」。
《國語辭典》:不屑一顾(不屑一顧)  拼音:bù xiè yī gù
轻视、瞧不起。《孽海花》第二八回:「我的眼光是一直线,祇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都悍然不屑一顾了。」
《漢語大詞典》:变态反应
指机体对某些抗原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异常反应。如因食用鱼、虾或服用某些药物后而发生皮疹、呕吐、腹泻、哮喘、溶血、白细胞低下,甚至休克等不良反应。其发生与人的体质或反应性以及抗原物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