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还宗(還宗)
出嗣异姓或别支的养子还归本宗、恢复原姓。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冒 冯 姓者皆还宗。” 胡三省 注:“冒 冯 姓者,皆 行袭 之养子也,使之归宗,所以消散其党。”《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怕等二老归天后再还宗,或者兼祧两姓俱可。”
《國語辭典》:换帖(換帖)  拼音:huàn tiě
1.朋友结拜为兄弟时,交换写著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帖儿。《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刘颐伯喜之不尽,立刻问过老太爷,把某年换帖的话告诉了陆老爷。」《文明小史》第七回:「当下二人话到投机,傅知府便一直的陪著他,两人还要拜把子换帖。」也称为「通谱」。
2.订婚时男女双方彼此交换庚帖,称为「换帖」。
《漢語大詞典》:还嗣(還嗣)
旧时指出嗣异姓或别支的嗣子仍回本族。 明 归有光 《题立嗣辨后》:“昔 诸葛亮 取兄 瑾 子 乔 为子,及 亮 有子 瞻 ,而 恪 被诛无嗣, 亮 遣 乔 还嗣 瑾 祀。”
《国语辞典》:结金兰(结金兰)  拼音:jié jīn lán
结拜为异姓姊妹或兄弟。如:「她们几个结金兰的姊妹,情谊深厚,媲美同胞手足。」清。徐珂《清稗类钞。风俗类。粤有不落家之俗》:「既结金兰契,遂立约不适人,后迫于父母之命,强为结婚,乃演成不落家之怪剧。」
《國語辭典》:十姊妹  拼音:shí zǐ mèi
1.动物名。鸟纲雀形目鸣禽类。大小似雀,羽毛多为白与淡褐两色相杂,或间杂黑白斑。嘴形适于谷食,色淡黑;脚淡褐色。鸣声悦耳,姿态可人。繁殖与饲养甚易。常用来代孵不易在孵卵箱中孵化的鸟蛋。
2.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落叶小灌木。茎细长,有刺,呈蔓状。叶互生,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五至七枚。初夏,枝顶开花,似蔷薇而小,排列成伞房状圆锥花序,单瓣偶重瓣,深红色。供观赏用。以蜜糖汤调服,可治伤寒。也称为「七姊妹」。
《國語辭典》:结拜(結拜)  拼音:jié bài
因感情好或有共同目的而相约为兄弟姊妹。《红楼梦》第六六回:「我谢他又不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如今一路进京。从此后我们是亲兄亲弟一般。」也作「结义」。
《国语辞典》:隔从(隔从)  拼音:gé cóng
从,同宗。「隔从」即不同宗,异姓的人。《金瓶梅》第七回:「我是他的亲姑娘,又不隔从,莫不没我说去?」
分类:同宗异姓
《漢語大詞典》:猥诸侯(猥諸侯)
汉 代,王子封为侯者称诸侯;群臣异姓以功封者称彻侯。在 长安 者,皆奉朝请。其有赐特进者,位在三公下,称朝侯。位次九卿下者,但侍祠而无朝位,称侍祠侯。其非朝侯侍祠,而以下土小国或以肺腑宿亲,若公主子孙,或奉先侯坟墓在京师者,随时见会,称猥诸侯。参阅通典·职官十三
《国语辞典》:换帖兄弟(换帖兄弟)  拼音:huàn tiě xiōng dì
结拜兄弟。旧时异姓结拜兄弟时,互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东帖,故名。如:「既然是换帖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国语辞典》: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  拼音:táo yuán sān jié yì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中结为异姓兄弟的故事。参见「桃园结义」条。《通俗常言疏證。交际。桃园三结义引通俗编》:「蜀志关羽传:『先主与羽、飞二人,寝则同床,思若兄弟。』按世俗桃园三结义之说,由此敷演。」
《国语辞典》:压子息(压子息)  拼音:yā zǐ xí
世俗无子者,收养异姓之儿,以为生子之兆,称为「压子息」。
《国语辞典》:谱兄弟(谱兄弟)  拼音:pǔ xiōng dì
异姓结盟兄弟。也称为「拜把兄弟」、「拜把子」。
《国语辞典》:桃园盟(桃园盟)  拼音:táo yuán méng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中结为异姓兄弟的故事。参见「桃园结义」条。
《漢語大詞典》:换把子
异姓结拜为兄弟。《冷眼观》第十二回:“如今政界中人,要紧的是换把子、拜老师,做升官发财的机关呢。”参见“ 换帖 ”。
《國語辭典》:换帖(換帖)  拼音:huàn tiě
1.朋友结拜为兄弟时,交换写著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帖儿。《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刘颐伯喜之不尽,立刻问过老太爷,把某年换帖的话告诉了陆老爷。」《文明小史》第七回:「当下二人话到投机,傅知府便一直的陪著他,两人还要拜把子换帖。」也称为「通谱」。
2.订婚时男女双方彼此交换庚帖,称为「换帖」。
《国语辞典》:把兄弟  拼音:bǎ xiōng dì
结拜的异姓兄弟。年长者为「把兄」,年少者为「把弟」。《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饶鸿生想尽方法,走了藩台的门路,知道藩台和制台是把兄弟,托他在制台面前竭力吹嘘。」也称为「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