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开讲
分类词汇
讲开
讲学
都讲
消声匿迹
得胜头回
佛类词典
开讲
《國語辭典》:开讲(開講)  拼音:kāi jiǎng
1.开始讲演。《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卢景裕传》:「齐文襄王入相,于第开讲,招延时俊,令景裕解所注易。」《南史。卷一八。臧焘传》:「中大通五年,帝幸同泰寺开讲,设四部大会,众数万人。」
2.旧时学童就读,塾师令先记诵,及程度稍深,始为之讲解,称为「开讲」。
《漢語大詞典》:讲开(講開)
开讲。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一·慧眺:“承象王 哲公 在 下龙泉 讲开《三论》,心生不忍,曰:‘《三论》明空,讲者著空。’”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睿:“ 武德 二年, 安州 暠公 上 蜀 ,在 大建昌寺 讲开《大乘》, 睿 止法延三年。”
分類:开讲
《國語辭典》:讲学(講學)  拼音:jiǎng xué
1.讲解学习。《左传。昭公七年》:「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
2.讲述传授自己的学问。《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融每当讲学,必设绛帐,前聚生徒,后陈声妓,侍女环侍左右。」
《國語辭典》:都讲(都講)  拼音:dū jiǎng
1.古时主持学舍的人。
2.学舍主讲的人。《后汉书。卷三七。丁鸿传》:「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
3.讲唱变文时担任唱经的人。
《國語辭典》:都试(都試)  拼音:dū shì
讲武考试。汉制以立秋日总试骑士。《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及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晋书。卷二一。礼志下》:「汉西京承秦制,三时不讲,惟十月都试。」
《國語辭典》:消声匿迹(消聲匿跡)  拼音:xiāo shēng nì jī
隐藏形踪,不为别人所知。如:「当警方赶到时,一干赌徒已消声匿迹,逃得无影无踪了。」也作「销声匿迹」。
《國語辭典》:得胜头回(得勝頭回)  拼音:dé shèng tóu huí
宋元时期说书人于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为引子,导出正文,称为「得胜头回」。《醒世恒言。卷六。小天湾天狐诒书》:「千把个老大家事,弄得七颠八倒,做了一场话柄,故把衔环之事,做个得胜头回。」也称为「笑耍头回」。
《國語辭典》:得胜头回(得勝頭迴)  拼音:dé shèng tóu huí
宋元时说书人于开讲前说个小故事,以导出正文。《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回。」也称为「得胜头回」。
开讲
【佛学大辞典】
(杂语)始开讲释也。讲座之初日。对于解讲或满讲而言。考信录二曰:「开讲,发讲并解讲,解座之字,屡见广弘明集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