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云麾将军碑(云麾将军碑)  拼音:yún huī jiāng jūn bēi
唐碑,有二,一为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开元八年立,载李思训事迹;一为云麾将军李秀碑,记李秀生平。均为李邕撰文并行书,书家甚为珍视。也称为「云麾碑」。
《国语辞典》:博学宏辞科(博学宏辞科)  拼音:bó xué hóng cí kē
一种科举考试制科。唐开元十九年开博学宏辞科,用来选拔学问渊博、文词卓越的人。宋南渡后,亦设有此科。至清乾隆时,因避帝讳(乾隆名宏),改称为「博学鸿辞科」。《文献通考。卷三三。选举考六》:「博学宏辞科:绍兴三年立此科。凡十二题,制、诰、诏、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于内杂出六题,分为三场,每场一古一今。试人先投所业三卷,朝廷降付学士院,考其能者召试。」也作「博学宏词」、「博学宏词科」。
《國語辭典》:风月常新(風月常新)  拼音:fēng yuè cháng xīn
真情挚爱永久如新。
分類:开元宫人
《國語辭典》:公孙大娘(公孫大娘)  拼音:gōng sūn dà niáng
唐玄宗开元间有名的女舞蹈家,善舞剑器。能为〈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等舞蹈。
《漢語大詞典》:翰林学士(翰林學士)
官名。 唐玄宗 开元 初以 张九龄 、 张说 、 陆坚 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 德宗 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 唐 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 北宋 翰林学士仍掌制诰。 清 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清 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國語辭典》:博学宏词(博學宏詞)  拼音:bó xué hóng cí
一种用来选拔学问渊博、文词卓越者的科举考试制科。参见「博学宏辞科」条。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漢語大詞典》:挫角媒人
唐 开元 时宫中对骰子的谑称。 宋 陶谷 清异录·彩局儿:“ 开元 中,后宫繁众,侍御寝者难於取捨,为彩局儿以定之。集宫嬪用骰子掷,最胜一人乃得专夜。宦璫私号骰子为挫角媒人。”
《國語辭典》:霓裳羽衣曲  拼音:ní cháng yǔ yī qǔ
乐曲名。唐代的宫廷乐舞曲。原为西域乐舞,初名〈婆罗门曲〉。玄宗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上,又经玄宗改编增饰并配上歌词和舞蹈,于天宝十三年改用此名。其乐舞皆描写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的形象。安史之乱后,此曲散佚,后南唐李后主得残谱,补缀成曲。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也称为〈霓裳〉、〈霓裳曲〉、〈霓裳羽衣〉。
《漢語大詞典》:十八学士(十八學士)
(1). 唐太宗 开文学馆,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 于志宁 、 苏世长 、 薛收 ( 收 卒, 刘孝孙 补入)、 褚亮 、 姚思廉 、 陆德明 、 孔颖达 、 李玄道 、 李守素 、 虞世南 、 蔡允恭 、 颜相时 、 许敬宗 、 薛元敬 、 盖文达 、 苏勗 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令 阎立本 绘象 褚亮 题赞。号《十八学士写真图》。参阅旧唐书·褚亮传
(2). 唐玄宗 开元 年间,以 张说 、 徐坚 、 贺知章 、 赵冬曦 、 冯朝隐 、 康子元 、 侯行果 、 韦述 、 敬会真 、 赵玄默 、 毋煚 、 吕向 、 咸廙业 、 李子钊 、 东方颢 、 陆去泰 、 余钦 、 孙季良 十八人为学士,命 董萼 绘象。参阅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 元 白珽 湛渊静语卷二。
《漢語大詞典》:圣明乐(聖明樂)
乐曲名。 隋 时传自 高昌 ,至 唐开元 时又有新制。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圣明乐 宋 郭茂倩 题解:“《乐苑》曰:‘《圣明乐》, 开元 中太常乐工 马顺儿 造。又有《大圣明乐》,并商调曲也。’隋书·乐志曰:‘ 文帝 开皇 六年, 高昌 献《圣明乐》曲,帝令知音者於馆所听之,归而肄习,及客方献,先於前奏之,胡夷皆惊焉。’然则 隋 已有之矣。”
温陵开元寺志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四卷,鼓山元贤撰。记录泉州温陵开元寺之事者。
开元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纪年为寺号。其后兴废不一。现今存者已无多。【又】福建泉州温陵开元寺。唐中宗嗣圣三年,郡儒黄守恭所创基。以匡护为第一世。九年号兴教寺,神龙元年,改为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玄宗敕各州郡置开元寺,复更称为开元寺。至宋代支院凡百二十区。元初合为一寺,世宗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元末天下纷乱,寺亦荒废。明太祖命正映来住,寺复中兴,至隆庆万历之间,又极衰颓,佛殿僧舍,多为民居。崇祯末,殿堂存者十三,支院二十馀云。其中东塔西塔,今尚存,皆以花岗石筑造。有温陵开元寺志四卷。
开元三大士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三国佛教略史曰:「八年(唐玄宗开元八年)金刚智三藏率不空三藏至京师,敕居于慈恩寺。智传龙树之密教,所至筑坛度人,时称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为开元三大士。」
开元释教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十卷,唐智升撰。以三藏经论编为目录。不分门目,但以译人时代为先后。起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迄开元十八年庚午,凡六百六十四载,中间传经缁素总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圣教,及圣贤集传,并及失译总二千二百七十八部,合七千四十六卷,分为二录:一曰总括群经录。皆先列译人名氏,次列所译经名卷数,及或存或佚。末为小传。凡九卷。其第十卷,则历代佛经目录四十一家。一曰别分乘藏录。分为七目。各以经论类从,辨别存亡真伪,及删并重修之类,凡八卷。其十九二十卷,则大小乘经论入藏目录也。见四库提要。缩刷藏经缘起曰:「唐太宗开元十年,沙门智升,著开元释目录二十卷,诠次经律论及诸师撰述,五千四十八卷。以千字文定函号,是大藏定数之始也。尔来历朝,大藏诠次,以开元录为模范。」
开元释教录略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四卷,智升撰。前释教录中之入藏录,以千字文编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