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86,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开延
延俄
延日
延款
延引
延对
延瞩
延嘉
曼延
延期
延想
延永
呼延
延燔
延跂
《漢語大詞典》:开延(開延)
谓开启贤路,延揽人才。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汉 兴,除 秦 虐禁,开延道德。”晋书·张重华传:“司直 索遐 諫曰:‘殿下承四圣之基,当升平之会,荷当今之任,忧率土之涂炭,宜躬亲万机,开延英乂。’” 宋 司马光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所慙羣臣愚,无以称开延。”
《漢語大詞典》:延俄
耽搁片时。 明 叶宪祖 《丹桂钿盒》第二折:“脚步且延俄,难凭我, 温郎 玉镜事如何。”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烈殉》:“一对裙釵,值得些儿个。谁家燕子楼,爱延俄?谁抱箜篌止渡河?”
分類:耽搁片时
《漢語大詞典》:延日
(1).拖长时日。墨子·号令:“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明於守者也。”
(2).迎着阳光。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椒庭承月,碧幌延日。”
《國語辭典》:延款  拼音:yán kuǎn
接待、招待。《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被那妇人絮聒了好几日。今番二程又来,洪恭不敢延款了。」
分類:接纳款待
《漢語大詞典》:延引
(1).拖延。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若待国命,往返道途,延引日月。” 唐 乾封 元年《郑海石举钱契》:“到 左 须钱之日,索即须还。若 郑 延引不还 左 钱,任 左 牵掣 郑 家资杂物、口分田薗(园),用充钱子本直取。”亦指延缓。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就这样又把内在的危机一时延引下去了。”
(2).邀请。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延引故乡人,风义未沦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防慎不至:“﹝ 樊 ﹞谓 峴 曰:‘弟卷轴不鄙,恶札可以佐弟。’ 峴 欣然以十餘轴授之,皆要切卷子,延引逼试,每轴头为札三两纸而授之。”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禽类·乌》:“因避风雨之故,深相延引。”
《漢語大詞典》:延对(延對)
引见赐对。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 太宗 嘉其精博,擢九经,赐第。 真宗 晚年多召於近寝,从容延对。”
分類:引见
《高级汉语词典》:延瞩
引颈瞩目
《漢語大詞典》:延嘉
瑞草名。太平御览卷八七三引 孙氏 《瑞应图》:“延嘉,王者有德则见。”太平御览卷八七三引《孝经援神契》:“天子至德,属于四海,则延嘉生。”
分類:瑞草
《國語辭典》:曼延  拼音:màn yán
1.连绵不断。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长途升降,轩槛曼延。」
2.一种古代巨兽。形似狸,长百寻。支代亦仿以为百戏节目。也作「曼衍」。
《國語辭典》:延期  拼音:yán qí
延缓或延长期限。汉。王充《论衡。异虚》:「高宗见妖改政,安能除祸?除祸且不能,况能招致六国,延期至百年乎?」《孽海花》第三四回:「那时杨云衢在港,又因布置不及,延期了两天。」
《漢語大詞典》:延想
长久的思念。 唐 卢仝 《自君之出矣》诗:“玉簟寒悽悽,延想心惻惻。”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俟 江 南平,可暂来相见否?无他,但一慰延想尔。”
分類:长久思念
《漢語大詞典》:延永
久长。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臣等寿龄延永,禄祚遐长。”
分類:久长
《漢語大詞典》:呼延
亦作“ 呼衍 ”。
(1).复姓。汉书·匈奴传上:“其大臣皆世官, 呼衍氏 、 兰氏 ,其后有 须卜氏 ,此三姓,其贵种也。” 颜师古 注:“ 呼衍 ,即今 鲜卑 姓 呼延 者也。”通志·氏族一:“ 代 北复姓 呼延 。”
(2).借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兵民。 明 李梦阳 《塞上》诗:“不知谁放 呼延 入,昨夜 杨河 大战还。”
《韵府拾遗 元韵》:延燔
宋史五行志天禧二年二月北宅蔡州团练使德雍火延燔数百区
《漢語大詞典》:延跂
见“ 延颈企踵 ”。
《國語辭典》:延颈企踵(延頸企踵)  拼音:yán jǐng qì zhǒng
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向,喁喁如也。」也作「延颈举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