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延长(延長)  拼音:yán cháng
1.久长、伸长。汉。班固 东都赋。白雉诗:「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
2.增多时日。如:「考试时间延长十分钟」、「展览延长一周」。
《国语辞典》:延长记号(延长记号)  拼音:yán cháng jì hào
乐谱上指记在音符或休止符上的记号,表示将此音符或休止符延长。为英语fermata、hold的意译。或记在单小节线、双小节线上。
《国语辞典》:延长线(延长线)  拼音:yán cháng xiàn
1.两端分别为插头和插座的电线。用于延长插座的使用范围。
2.数学上将线段依所在直线方向延长的部分。也称为「延线」。
《国语辞典》:延长赛(延长赛)  拼音:yán cháng sài
比赛时,双方打成平手,于是延长比赛时间,藉以分出胜负,称为「延长赛」。
《國語辭典》:拖延  拼音:tuō yán
推托延误时间。如:「他为了处理公司的事情,拖延了出国的行程。」《水浒传》第六二回:「张孔目已得了金子,只管把文案拖延了日期。」
《漢語大詞典》:久常
(1).长久;永远。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魏郑公 以为夷不乱 华 ,非久常之策。”《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两隻脚久常赤着,从不曾见鞋袜面。”
(2).犹延长。 明 陈与郊 《袁氏义犬》第一出:“死到也好, 彭祖 八百岁后的受用就是三十岁前的受用,久常他什么!”
《漢語大詞典》:申延
延长。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 子良 又问:‘既灵圣垂旨,敢希久停,可得申延数年不?’”《梁书·殷钧传》:“谨当循復圣言,思自补续,如脱申延,实由亭造。”南史·刘霁传:“母 明氏 寝疾, 霽 年已五十,衣不解带者七旬……夜中感梦,见一僧谓曰:‘夫人算尽,君精诚篤志,当相为申延。’后六十餘日乃亡。”
分類:延长
《漢語大詞典》:积延(積延)
拖延;延长。《解放日报》1942.1.1:“司法机关审理民刑案件,从传到之日起,不得逾三十日必为判决之宣告,传当事人不受积延讼累。”
分類:拖延延长
《國語辭典》:延年  拼音:yán nián
延长寿命。《楚辞。屈原。天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修身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
《國語辭典》:引年  拼音:yǐn nián
1.延长寿命。唐。韩愈〈进学解〉:「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2.年老仍可致仕而请求退位。《礼记。王制》:「凡三王养老皆引年。」《金史。卷八八。完颜守道传》:「今引年求退,甚得宰相体,然未得代卿者,以是难从,汝勉之哉。」
《國語辭典》:延寿(延壽)  拼音:yán shòu
延长寿命。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西游记》第二四回:「土地道:『大圣只知这宝贝延寿,更不知他的出处哩。』」
《漢語大詞典》:延龄(延齡)
(1).长生;延长寿命。 南朝 梁简文帝 《谢赉长生米启》:“食乃民天之贵,粒有延龄之名。”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知不遇世,遂逃此山,食松脂木实,乃得延龄耳。” 明 张居正 《奉旨迎母就养谢遣官郊劳疏》:“每欲就帝都而侍养,庶几窃天禄以延龄。”
(2).即延龄客。指菊花。 明 杜岕 《将之吴门述怀呈荔轩》诗:“延龄振芬葩,服之生羽翰。”
《漢語大詞典》:续命(續命)
(1).即续命缕。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之三:“辟兵已佩露符小,续命仍縈綵缕长。”参见“ 续命缕 ”。
(2).延长寿命。 清 吴伟业 《茧虎》诗:“最是茧丝添虎翼,难将续命诉牛哀。”
《漢語大詞典》:续命缕(續命縷)
旧俗于端午节以彩丝系臂,谓可以避灾延寿,故名续命缕。宋史·礼志十五:“﹝降圣节﹞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金涂银结续命缕、緋綵罗延寿带、綵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亦作“ 续命丝 ”。太平御览卷八一四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説益人命。”
《漢語大詞典》:马后(馬後)
戏曲术语。同“ 马前 ”相对。旧指演员通过增加唱词、念白和放慢演唱速度以延长演出时间。 田汉 《名优之死》第一幕:“ 凤仙儿 的《玉堂春》,早就要下了,您没有来,只好再叫她马后。”
《漢語大詞典》:缓死(緩死)
(1).谓宽赦死罪。《易·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孔颖达 疏:“故君子以议其过失之狱,缓捨当死之刑也。” 宋 苏轼 《获鬼章二十韵》:“缓死恩殊厚,求生尾屡摇。”
(2).延长寿命。新唐书·柳浑传:“有巫告曰:‘儿相夭且贱,为浮屠道可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