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延算
延长寿命。 明 姚士磷 《见只编》卷上:“若有人语余曰鹿角胶三字……自兹日服,延算到今,顾语之他人则不验也,岂非天乎!” 清 唐孙华 《春日病中杂咏》之二:“家人问卜祈延算,好友相规罢读书。”
《漢語大詞典》:延展
(1).延长伸展;扩展。 许地山 《海世间》:“割不断的轻烟,缕缕丝丝从烟筒舒放出来,慢慢地往后延展。” 丁玲 《水》:“天空没有云,蓝粉粉的,无尽止的延展开去。”
(2).谓延期。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四:“ 德国 大学文理科定三年,法科四年,医科五年,但实际因功课来不及做完,每须延展。”
《漢語大詞典》:修延
同“脩延”。
伸展延长。
《漢語大詞典》:脩延
伸展延长。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尔乃九门閎达,积块脩延,如雄虹青蜺,下饮乎潭瀨。”
《国语辞典》:积寿(积寿)  拼音:jī shòu
延长寿命。如:「平日多做善事才能积寿。」
《国语辞典》:宽限日(宽限日)  拼音:kuān xiàn rì
在规定时限以外,通融延长的限期。如:「在这三天宽限日中,他总算凑足了钱。」
《漢語大詞典》:曼长(曼長)
(1).犹容长。 前蜀 韦庄 《伤灼灼》诗:“桃脸曼长横緑水,玉肌香腻透红纱。”
(2).长;很长。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此类文字……大率篇幅曼长,记敍委曲,时亦近於俳谐。” 殷夫 《孤泪》诗:“忍耐吧,可怜的人,忍耐这曼长的夜。”
(3).谓拉长,延长。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他﹞曼长地低昂地诵读着。”
《國語辭典》:拉长(拉長)  拼音:lā cháng
1.延长。如:「一场误会拉长了他们之间的距离。」《红楼梦》第二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著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
2.使能伸缩功能的器官等放大功能。如:「拉长耳朵听。」《文明小史》第二○回:「拉长了锯木头的喉龙,说道:『诸公,诸公!大祸就在眼前,诸公还不晓得吗?』」
《國語辭典》:议定书(議定書)  拼音:yì dìng shū
国际文件的一种:(1)指缔约国对于条约的补充或修改等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其形式有附于原条约之后或单独文件。(2)国际会议对某些问题达成协议,并经签字的纪录,如《京都议定书》。
《國語辭典》:拖腔  拼音:tuō qiāng
戏曲、曲艺唱腔中为表现情绪而需要拖长的部分。有长有短,有的用于句中,有的用于句尾。在演唱中,拖腔多为字音尾音的延长,有的则加上衬字或衬词。是对原唱腔的进一步发挥,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漢語大詞典》:五言排律
诗体之一。为五言律诗的铺排延长。 南朝 宋 时已出现,盛行于 唐 , 元 代始确立此诗体名称。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亦称“ 五言长律 ”。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排律》:“ 杨伯谦 云:‘ 唐 初五言排律虽多,然往往不纯;至 中唐 始盛。’”亦省称“ 五排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薛道衡 《昔昔盐》:‘垂柳覆金堤……’此又五排滥觴也。”
《國語辭典》:延年益寿(延年益壽)  拼音:yán nián yì shòu
延长寿命,多为颂祝人长寿的用词。《文选。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也作「益寿延年」。
《国语辞典》:延展性  拼音:yán zhǎn xìng
物质具延长及展开的性质,称为「延展性」。为大多数金属之特性。
《漢語大詞典》:脩延
伸展延长。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尔乃九门閎达,积块脩延,如雄虹青蜺,下饮乎潭瀨。”
《国语辞典》:延寿添嗣(延寿添嗣)  拼音:yán shòu tiān sì
延长寿命,增加子嗣。如:「张家喜欢大行布施,斋僧供佛,为的是替他家的老爷延寿添嗣。」
《国语辞典》:延线(延线)  拼音:yán xiàn
数学上称有限直线的延长部分。也称为「延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