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延驻(延駐)
(1).邀请停留。 唐 李中 《谒柴太尉席上作》诗:“公侯延驻暂踟蹰,况值风光三月初。”
(2).道教所谓长生不老。延,延年;驻,驻颜,保持青春。云笈七籤卷六三:“﹝大丹﹞可治疾,并无延驻之功。”
《漢語大詞典》:饵松(餌松)
服食松柏叶实。传说久服可以延年成仙。 汉 刘向 《列仙传·偓佺》:“ 偓佺 饵松,体逸眸方。” 南唐 陈陶 《悲哉行》:“ 中岳 仇先生 ,遗余饵松方。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
《漢語大詞典》:饮柏(飲柏)
服食柏树叶实,以酒下。传说可以延年成仙。 唐 黄滔 《贺正》之一:“仙人则饮柏延龄,词客则浮椒献颂。” 唐 孟郊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参见“ 食柏 ”。
《漢語大詞典》:食柏
(1).服食柏树叶实。传说可以延年成仙。太平御览卷九五四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赤须子 好食栢实,齿落更生。”又太平广记卷三五引《化源记》: 柏叶仙人 田鸾 求长生术,入 华山 ,“见黄冠自山而出。 鸞 遂礼謁,祈问隐诀。黄冠举头指栢树示之曰:‘此即长生药也。’” 田鸾 乃取柏叶晒干为末服之。隐居于 嵩阳 ,活至一百二十三岁,“无疾而终,顏色不改,盖尸解也。”“临终异香满室,空中闻音乐声,及造仙都赴仙约耳。”后遂以“食柏”表示修仙学道者的生活。 元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弃》:“啮雪吞毡, 苏卿 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
(2).指柏树。 唐 罗隐 《香》诗:“沉水良材食柏珍, 博山 烟煖玉楼春。”
《漢語大詞典》:服炼(服鍊)
亦作“ 服练 ”。服气修炼。道家养生延年之术。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木师古》:“按《神异秘经法》云:‘百岁蝙蝠,於人口上,服人精气,以求长生。至三百岁,能化形为人,飞游诸天。’…… 师古 因之亦知有服练术,遂入 青城山 ,不知所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又有抑情去慾、鍊身服气以覬飞昇者……愿服鍊,以懒惰不能。”
《漢語大詞典》:服鍊
亦作“ 服练 ”。 服气修炼。道家养生延年之术。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木师古》:“按《神异秘经法》云:‘百岁蝙蝠,於人口上,服人精气,以求长生。至三百岁,能化形为人,飞游诸天。’…… 师古 因之亦知有服练术,遂入 青城山 ,不知所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又有抑情去慾、鍊身服气以覬飞昇者……愿服鍊,以懒惰不能。”
《國語辭典》:颜延之(顏延之)  拼音:yán yán zhī
人名。(西元384~456)字延年,南朝宋临沂人。文名冠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宋初为太子舍人,历始安、永嘉二郡太守、秘书监,加金紫光禄大夫。卒谥宪。
《漢語大詞典》:住衰
谓延年不老。《水经传·肥水》:“﹝ 八公 ﹞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住衰之术,未敢相闻。’”
分類:延年
《漢語大詞典》:驻命(駐命)
犹言延年却老。 唐 裴铏 《传奇·封陟》:“我有还丹,颇能驻命,许其依托,必写襟怀。”
分類:延年却老
《漢語大詞典》:圆丘草(圓丘草)
指仙山 圆丘 所产的芝草。据说食之可以延年。 唐 李白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诗:“冀餐 圆丘 草,欲以还頽年。”参见“ 圆丘 ”。
《漢語大詞典》:圆丘(圓丘)
(1).古代祭天的圆形高坛。三辅黄图·圆丘:“ 昆明 故渠南,有 汉 故圆丘。今按,高二丈,周回百二十步。”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若夫圆丘方泽,所以饗天神地祇;复庙重櫩,所以序文昭武穆。” 宋 曾巩 《西京郊配》:“ 太祖 开宝 元年幸 河南 ,定圆丘之位,以四月郊祀上帝。”参见“ 圜丘 ”。
(2).古代传说中的山。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 圆丘 有奇草, 钟山 出灵液。” 李善 注引《外国图》:“ 圆丘 有不死树,食之乃寿。” 吕向 注:“ 圆丘 ,山名。奇草,芝草。”
《漢語大詞典》:松梅丸
一种健身延年的中成药。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 林太守 春泽 子孙皆寿逾八十,其家相传服松梅丸,云:‘取松脂,用河水浸四十九日,文武火煮,令白如餳糖,然后和乌梅地黄为丸。’”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松:“松梅丸,用松脂以长流水桑柴煮拔三次,再以桑灰滴汁煮七次,扯拔,更以好酒煮二次,仍以长流水煮二次,色白不苦为度。”
《漢語大詞典》:延养(延養)
延年养生。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人之受命,死生之期,未若草木之於寒天也,而延养之理,补救之方,非徒温暖之为浅益也。”
分類:延年养生
《漢語大詞典》:还精补脑(還精補腦)
道家保持元气的养生延年之术。 三国 魏 曹植 《飞龙篇》:“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房中之法十餘家,或以补救伤损,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益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於还精补脑之一事耳。”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寿光 年可百五六十岁,行 容成公 御妇人法” 唐 李贤 注:“御妇人之术,谓握固不写,还精补脑也。” 清 王鸣盛 湖海诗传·矫志:“僊人授药,还精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