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二仲  拼音:èr zhòng
指羊仲、求仲二位廉洁逃名之士。《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陶潜传》:「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罔罔。」
分類:廉洁隐退
《國語辭典》:四知  拼音:sì zhī
东汉杨震任太守时,昌邑县令王密夜间送十斤黄金予杨,谓深夜无人知晓。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不接受王密馈赠。见《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
《漢語大詞典》:廉勤
廉洁勤勉。 清 归庄 《左柱国光禄大夫路文贞公行状》:“公貌魁硕,举止端方,负经世才,常怀 范文正公 先忧后乐之志,居官立朝,廉勤刚正,不畏强御。”
分類:廉洁勤勉
《國語辭典》:清廉  拼音:qīng lián
清正廉洁不贪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那知县姓张名晋,为人清廉正直。」《文明小史》第十三回:「这位制军实在清廉得很,有的是公款,无论那里拨万把银子送进去,不就结了吗?」
分類:清廉廉洁
《漢語大詞典》:直清
正直廉洁。语出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宋 曾巩 《礼部尚书制》:“某明允直清,知经信道。”
分類:正直廉洁
《漢語大詞典》:洁清(潔清)
(1).清洁。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人俗洁清,卉木鲜茂。” 王闿运 《李恭人行状》:“酒食洁清,衣裳澣濯。”
(2).廉洁,清白。 唐 韩愈 《与李翱书》:“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 明 李东阳 《漳州府进士题名记》:“周达无滞者名能官,洁清不污者名廉吏。” 刘师培 文说·宗骚:“表廉正洁清之志,写缠绵悱惻之忱。”
《漢語大詞典》:廉察
(1).考察,视察。廉,通“ 覝 ”。后汉书·第五种传:“ 永寿 中,以司徒掾清詔使 冀州 ,廉察灾害。”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姚 僕射 南仲 廉察 陕 郊。”宋史·选举志六:“二年,遣使廉察诸道长吏,得八人涖事公正、惠爱及民,皆降璽书奬諭。”明史·陈遇传:“奉命至 浙江 ,廉察民隐。”
(2). 唐 以来对观察使或职权与之相当的官员的简称。廉,通“ 覝 ”。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卿来从 江 表,见彼中甿庶来否?廉察,郡守字人求瘼之道如何?”
(3).廉洁明察。宋史·选举志四:“请詔监司、郡守,条上剧邑,遴选清平廉察之人为之。”
《漢語大詞典》:不廉
(1).不断裂。周礼·考工记·轮人:“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旁不肿,谓之用火之善。” 郑玄 注:“廉,絶也。”
(2).不考察。管子·正世:“过在下,人君不廉而变,则暴人不胜,邪乱不止。”
(3).不廉洁,贪得。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史举 ﹞以苟贱不廉闻於世, 甘茂 事之顺焉。”
《漢語大詞典》:清卿
(1).对 北齐 太常少卿 袁聿脩 的敬称。北史·袁聿脩传:“初, 聿脩 为尚书郎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遗。尚书 邢邵 与 聿脩 旧款,每省中语戏,常呼 聿脩 为清郎。 大寧 初, 聿脩 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令考校官人得失。经 兖州 ,时 邢卲 为刺史,别后,送白紬为信。 聿脩 不受,与 邢卲 书云:‘今日倾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貽厚责。’ 邵 亦欣然领解,报书云:‘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復作清卿矣。’”
(2).借指清白廉洁的官吏。 清 吴伟业 《赠阳羡陈定生》诗:“茶有一经真处士,橘无千绢旧清卿。”
(3).谓显贵的官职。明史·陆粲传:“ 南京 太僕少卿 夏尚朴 ,由知府期月遂得清卿。”
《漢語大詞典》:伤廉(傷廉)
损害廉洁。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文选·陆机〈文赋〉:“苟伤廉而衍义,亦虽爱而必捐。” 李善 注:“言他人言,我虽爱之,必须去之也。 王逸 《楚辞注》曰:‘不受曰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 平中丞 説:‘这样寿礼,清而不俗,就收了他也是不伤廉的。’”
分類:损害廉洁
《漢語大詞典》:廉谨(廉謹)
廉洁谨慎。史记·张丞相列传:“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 宋 洪迈 夷坚志·祖寺丞:“﹝ 祖翱 ﹞处身廉谨,以法律为己任。”明史·奸臣传·温体仁:“ 体仁 辅政数年,念朝士多与为怨,不敢恣肆,用廉谨自结於上,苞苴不入门。”
《漢語大詞典》:小廉
小事上的廉洁。因非大德,故曰小廉。 汉 贾谊 《新书·益壤》:“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託于乡党邑里。”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无朋则无党,而饰曲谨为学术,假小廉为操守。”
《漢語大詞典》:洁廉(潔廉)
清白廉洁。庄子·徐无鬼:“其为人,洁廉善士也。” 唐 元稹 《唐故中大夫赠工部尚书李公墓志铭》:“性洁廉,而沓贪有才者皆进之。” 宋 叶适 《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属州缘 绍熙 登极,科进奉千餘,公亟奏黜,而荐其名士洁廉者十数。”
分類:清白廉洁
《漢語大詞典》:清峻
(1).廉洁高尚。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时论以 林 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 林 遂称疾篤。”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李舟 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2).清远高耸貌。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 卢尚书 简辞 有别墅,近枕 伊水 ,亭榭清峻。”
(3).简约严明。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文宗 好五言诗,品格与 肃 、 代 、 宪宗 同,而古调尤清峻。” 明 李梦阳 《驳何氏论文书》:“沉著、雄丽、清峻、闲雅者,才之类也。”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五:“欲识遥深清峻旨, 嵇公 琴散 阮公 怀。”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 曾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4).公正刚直。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公 既治 淮南 ,决 吴湘 之狱,而持法清峻,犯之者无宥,有 严 张 之风也。”
《漢語大詞典》:察廉
犹举廉。 汉 朝选用官吏的一种方法,由郡国荐举廉洁之士,经过考察,任以官职。汉书·王嘉传:“光禄勋 于永 除为掾,察廉为 南陵 丞,復察廉为 长陵 尉。”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臣揆叙俯询感恩自愧恭赋》之四:“察廉恪守 周 官法,持节叨乘 汉 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