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士华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元初抚州崇仁人,字庭实。宋亡,人皆易衣冠,为方笠窄袖,士华独以宋民自居,深衣幅巾,众皆笑为迂。善治家业,至大富,推以济宗党,贫者皆受其惠。时有鬻爵之令,恬而却之,乡人师尊之。元惠宗至正中卒,年八十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9—1276 【介绍】: 宋随州随县人,祖籍开封,字祥甫。淳祐元年进士。开庆初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屡败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度宗咸淳间,以督师援襄阳无功罢官,旋复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恭帝德祐元年,固守扬州,抵抗元军,加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二年,守临安,城陷,苦战拒降,后突围东入海,至泰州被俘,遇害于扬州。
全宋诗
李庭芝(?~一二七六),字祥甫,祖籍汴(今河南开封),徙应山(今湖北广水),又徙随(今湖北随州)。理宗嘉熙末以策干荆师孟洪,权知建始县。淳祐初进士。宝祐中知真州(明隆庆《仪真县志》卷五)。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六年,改京湖制置大使援襄阳,以襄阳城陷罢居京口。未几,起制置两淮。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加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宋亡,困守扬州,后被执殉难。《宋史》卷四二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庭荐,字月山。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为宁都尉。事见《宋诗拾遗》卷一六、明万历《宁都县志》卷四。
安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8—1322 【介绍】: 元真定路藁城人,字庭干,号恕斋。世祖至元二十年荐授江淮转运司知事。官至江东宣慰司照磨。后谢事归。
张庭珍 朝代: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9—1284 【介绍】: 元临潢全州人,字国宝。宪宗即位,为必阇赤。世祖即位,以熟知西京入漠道路,遣立沙井等驿,供应攻阿里不哥之军粮草。至元六年,授安南达鲁花赤,使安南,劝其入贡。还除襄阳行省郎中,招降宋将吕文焕。灭宋后,以功累迁南京路总管,兼开封府尹,有政声。卒于官。
张庭瑞 朝代: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4—1290 【介绍】: 元临潢全州人,字天表。张庭珍弟。兵法、地志、星历、卜筮无不推究。以宿卫从蒙哥攻蜀为先锋。世祖中统二年,授元帅府参议,留戍青居。元尽得蜀地后,升诸蛮夷部宣慰使,曾镇压都掌蛮反抗。官终潭州路总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陇西人,一名庭玉。其父李节,降蒙古。忽兰吉为质子,从攻西川,以功为管军总领。宪宗攻宋,忽兰吉掌桥道馈饷事。升巩昌元帅。中统间,屡破西北叛将。世祖至元初,随汪良臣赴蜀,与宋军相持。十三年,略重庆,取简州。次年,授延安路管军招讨使。二十年,任四川南道宣慰使。次年,率军镇压西南少数民族反抗。二十三年,以老病乞归巩昌。后又授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鄢玉庭,字德简,武宁(今属江西)人。官秀水丞。文天祥曾书益斋二字以赠,因自号益斋。宋末弃官隐于建溪。元至元间卒。事见清同治《武宁县志》卷二三。
李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4 【介绍】: 元寿光人,小字劳山。本女真蒲察氏,金末来中原,改称李氏。至元六年,选隶军籍,权管军千户,从攻宋襄阳,力战有功,授益都新军千户,赐号“拔都儿”。累功升汉军都元帅。十七年,从攻日本。次年大风覆船,抱坏船板得还。累破叛王,升尚书左丞、商议枢密院事,官至平章政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7—? 【介绍】: 宋元间徽州婺源人,字庭芳,号双湖。胡方平子。颖悟好读书,受父《》学。年十八,领宋理宗景定五年乡荐,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远近师之。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启蒙翼传》、《十七史纂》等。
全宋诗
胡一桂(一二四七~?),字庭芳,婺源(今属江西)人。方平子。理宗景定五年(一二六四)领乡荐,时年十八。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学者称双湖先生。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七○《胡玉斋传》附。今录诗二首。
汪庭桂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8—1321 【介绍】: 宋元间婺州人,字秋芳,号存耕。举进士第,授紫阳书院山长,积官广德军司户参军。善骑射,熟《孙子兵法》。宋亡不仕。后荐授本省左司郎中,以终养父母辞。晚构楼西山麓以自误。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裕和尚。字好问。人以雪庭称之。生大原文水张氏。九岁日诵千言。渐长遭世变。茕绝无依。道逢老比丘。劝以学佛。曰能诵法华经足矣。师曰。佛法止是乎。老比丘异之。与偕谒仙岩古佛曰。此龙象种。当为大器。即为祝染受具。与双溪广公同执事。观方至燕。依万松老人最久。声光郁然起。学者归之。世祖居潜邸。命师入少林作资戒会。寻又被太宗诏住和林。兴国辛亥。宪宗徵至北庭行在所。累月问道。言简帝心。洎世祖践祚。命总教门事。赐号光宗正法。为师建精舍于故里。曰报恩。给田产。命僧守之。至元八年春。诏。天下释子大集于京师。师之众居三之一。济济可观。上喜甚。时少林虚席。万松海云为之请。上目师曰。师昔主资戒会。于是有缘。烦领众一行。属少林猥烬之馀。师俨临之。闻而来者如归。乐而施者如涌。嵩阳诸刹。金碧一新。洛阳白马。经筵不辍。皆师力也。师瞑目燕坐。若无与焉。师襟度夷坦。风神閒散。说法三十馀年。如鼓雷霆。揭日月。继踵前贤。标准后学。绰有古知识之遗风。涸池出泉。古殿生光。屡致祥瑞。师戒人勿言。以某时入灭。仁宗履位之初。赠师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晋国公。仍命词臣。撰文表其塔。下诏曰。皇帝恭惟。世祖神武不杀。本仁祖义。以一天下。朕欲昭我祖德。持盈守成。唯尔克绍。乃初祖永孚于仁。以弘济我兆民。顾先哲其逝。朕弗克见于兹邈焉。虽去来梦幻无得而名。而封赠哀荣岂不在我。其尊尔官隆尔爵。以寄予思。以迪后人。以永誉于万世。其为时君追慕永叹之。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温州永嘉人,字达可,号草庭逸民。成宗元贞元年随使臣赴真腊,至大德元年而归,因记所闻,著《真腊风土记》一卷。文义赅赡,可补《元史》之佚。
李元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真定人,字庭训。由儒学教授,迁太常博士,礼文多所详定。成宗贞元元年,拜监察御史,弹劾无所回挠。大德初,改国子司业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7—1329 【介绍】: 元徽州歙县人,字潜夫,号杏庭。由平江路儒学录迁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尹致仕。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钦定四库全书·杏庭摘槁·提要
杏庭摘槁》一卷,元洪焱祖撰。焱祖字潜夫,歙县人。是集前有《危素序》,称为徽州路休宁县尹致仕。而叙其仕履乃曰年二十六为平江路儒学录,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天历元年年六十二致其仕。不及其尝为县尹。考《宋濂序》,称其自儒官起家,四转而为遂昌主簿,遂以休宁县尹致其仕。盖是时犹沿宋例,致仕者率进一官使归,实未尝任其职也。焱祖尝作《罗愿尔雅翼音释》,至今附愿书以行。又有《续新安志》十卷,亦继愿《新安志》而作。盖亦博洽之士。是集为其子浦江尉在所编。所居有银杏树,大百围。焱祖尝以“杏庭”自号,因以名集。其诗以古近体分列,然五言律下注曰“长律附”,不从高柄称排律。七言律下注曰“拗律附”,亦宋人之旧名。盖犹当日原本,未遭明人窜乱者也。其诗虽纯沿宋调,而尚有石湖、剑南风格,抗衡于虞、杨、范、揭诸家则不足,以视宋季江湖末派则蝉蜕于泥滓之中矣。
杏庭摘槁·原序
《杏庭居士集》,故徽州路休宁县尹致仕洪先生所著诗文也。先生讳焱祖,字潜夫,年廿有六。为平江路儒学录,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天历元年,年六十有二致其事去。明年,卒于家。此先生之履历也。其为学官,兴修学舍,其佐邑富民不敢蹐门,土豪强买民田不收税,壹为正之。甲或驱乙濒死,反自剺其面以诬乙,冀脱其罪,先生卒坐甲。讼由是息,囹圄为空。浦城伪钞诬遂昌富者十有六家,尉卒持公椟至,先生立遣之。南有大溪遇霖雨不可涉,乃捐廪禄为之倡作长桥。夏旱祷于龙湫辄雨,此先生之为政也。初,先生谒宋尚书方公逢辰于建德,方公大奇之。其后客杭,师事建德。守方公回建德,与先生同郡。先生之生父程公,建德同舍生也。客信从学校,授四明戴公表元游,至若高邮龚君绣、吴兴姚君式、南城李君淦,皆东南名士,则又与之同僚,此先生之师友也。由是观之,先生终始可得知矣。先生既没,其子在述其行。以先生践履纯笃为政,清慎邅回半生,位不充其才为痛。余则解之曰:前史所载丞相、御史大夫、大将军,名姓相望,其穹官峻爵,焜耀一世,论其所可传则蔑如也。先生之文,根极理要,而忧深思远,超然游意于语言文字之表。彼丞相、御史大夫、大将军,虽尊显,宁有是哉。然则,为在者可以无憾矣。先生所著别有《续新安志》十卷,《尔雅翼音注》三十二卷,已刻于徽学。其所居有银杏大百围,故以为号,因名其集云。在以门荫为征官,今调浦江尉,将去京师,属余序其篇端,乃为之书。 至正九年七月己亥应奉翰林文字文林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危素序
杏庭摘槁·序
濂昔受学于河东公,获见新安洪先生诗十馀篇,心甚乐之。窃意先生之所述篇章必富,而新安远在数百里外,常愧弗能一见先生,以窥夫大全。及河东公殁,先生之子存心来为浦江尉,濂始得悉。受而伏读之,不觉叹曰:呜呼!是岂非诗哉!夫诗未易言也。商周之时,三颂二雅,泊夫十五国风之作,既经孔子所删,列为一经,固将与天地相为终始。若秦汉以来,至于近代,其间雕肝琢肾,以自驰骋于一世者,不为不多。果能传之千万载而弗泯,几何人哉?纵传矣,求其无愧于孔子之删定者,又几何人哉?盖必有超绝之识,充以包罗宇宙之象,济以俊伟光明无所不通之学,然后始能与于斯。不然,则流连光景之辞尔,尚得谓之诗矣乎?新安为江东一大郡,自旧多文学之士,及吏部朱公兄弟以诗倡于建炎、绍兴间,而作者益盛。流风遗韵,直至于今不衰。先生之生虽后,朱公百馀年尝及接乡之。诸老故闻见甚多,而讲索甚精,其发之于诗,和而不怨,平而不激,严而不刻,雅而不凡,庶几忠厚恻怛,有三百篇之遗意者。呜呼!是岂非诗哉!濂颇观今人之所谒诗矣,其上焉者,傲睨八极,呼噏风雷,专以意气奔放自豪。其次也,造为艰深之辞,如醉梦人乱言,使人三四读,终不能通其意。又其次也,傅粉施朱,类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诗之至此,亦可哀矣。求其如先生之作尚可多得耶?濂方将誊置东明山中,与二三子共学焉,而存心以四方之士多愿观之,俾濂摘其古今诗若干首,锲梓以传先生之诗,诚不宜无传。故濂特举诗之未易言,而先生绝出于今人者,序之于首简。惜乎,河东公墓木已拱,无从质其说之然否也。先生讳焱祖,字潜夫,自儒官起家,四转而为遂昌主簿,遂以休宁县尹致其事。其善政可称述,而不系于诗者不书。 至正十五年春三月十五日金华后学宋濂序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杏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