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4,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谢庭风韵
悬鱼庭
一方明月中庭
怡颜盼庭柯
鳣庭
珠庭玉角
词典
洞庭
庭前
庭院
空庭
中庭
庭树
黄庭
庭闱
门庭
典故
谢庭风韵

相关人物
谢道韫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
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自尔嫠居会稽,家中莫不严肃。太守刘柳闻其名,请与谈议。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道韫风高迈,叙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涟,徐酬问旨,词理无滞。柳退而叹曰:「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道韫亦云:「亲从凋亡,始遇此士,听其所问,殊开人胸府。」

例句

谢庭风韵婕妤才,天纵斯文去不回。 窦常 过宋氏五女旧居

典故
悬鱼庭

相关人物
羊续


《后汉书》卷三十一《羊续传》
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例句

悬鱼庭内芝兰秀,驭鹤门前薜荔封。 颜萱 送羊振文归觐桂阳

典故
一方明月中庭
 
一方无明月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金陵五题五首〉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典故
怡颜盼庭柯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2287~
引壶觞而自酌,盻庭柯以怡颜。倚南窗而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愒,时矫首而遐观。
典故
相关人物
杨震(字伯起)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荅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例句

共悬龟印衔新绶,同忆鳣庭访旧居。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

典故
珠庭玉角


《陈书》卷一〈高祖本纪上〉~23~
惟王乃圣乃神,钦明文思,二仪并运,四时合序,天锡智勇,人挺雄杰,珠庭日角,龙行武步,爰初投袂,日乃勤王,电扫番禺,云撤彭蠡,揃其元恶,定我京畿。
《國語辭典》:洞庭  拼音:dòng tíng
1.广大的庭宇。指天地。《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唐。成玄英。疏:「洞庭之野,天地之间,非太洞之洞庭也。」
2.湖泊名:(1)在今湖南省北部。参见「洞庭湖」条。(2)太湖的旧称。参见「太湖」条。
《國語辭典》:洞庭湖  拼音:dòng tíng hú
湖泊名。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的南侧,纳湘、资、沅、澧四水,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而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夏季洪水期间湖面较大,冬季则湖面缩小,具有调节长江水量的作用。为淡水养殖渔业的重要地区之一。
《國語辭典》:太湖  拼音:tài hú
湖泊名。跨江苏、浙江两省,面积约二千四百平方公里,湖水东溢为黄浦、吴淞诸水,分注于长江。濒湖土壤肥沃,是江、浙间的重要农作地带。旧称为「洞庭」、「震泽」。
分類:太湖震泽
《骈字类编》:庭前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唐 杜甫 初月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 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唐 戴叔伦 后宫曲 宁知秋风至,吹尽庭前叶。
唐 戴叔伦 夜坐 夜静河汉高,独坐庭前月。
唐 李益 邠宁春日 伤心更见庭前柳,忽有千条欲占春。
唐 刘禹锡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唐 司空图 重阳四首 其一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唐 唐彦谦 无题十首 其七 夜合庭前花正开,轻罗小扇为谁裁。
《國語辭典》:庭院  拼音:tíng yuàn
墙内屋前的空地。《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漢語大詞典》:空庭
幽寂的庭院。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虚馆絶諍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 刘长卿 《客舍喜郑三见寄》诗:“穷巷无人鸟雀閒,空庭新雨莓苔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良夜迢迢甚伴?对空庭寂寞,花光清絶。”
分類:幽寂庭院
《國語辭典》:中庭  拼音:zhōng tíng
1.古代庙堂前阶下的正中部分。《礼记。檀弓上》:「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管子。中匡》:「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
2.住宅等建筑物中央的露天庭院。《文选。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南朝宋。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骈字类编》:庭树(庭树)
唐 赵彦昭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
唐 阎宽 古意 庭树发华滋,瑶草复葳蕤。
唐 杜甫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
唐 戴叔伦 白苧词 东风吹花落庭树,春色催人等闲去。
唐 刘禹锡 琴曲歌辞 秋风引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 刘禹锡 冬日晨兴寄乐天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
唐 姚合 闲居遣怀十首 其四 远山经雨后,庭树得秋初。
唐 李商隐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 忆雪 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
唐 张乔 题上元许棠所任王昌龄厅 百四十年庭树老,如今重得见诗人。
《韵府拾遗 遇韵》:唐书崔宁传宁子荛为陕虢观察使简侻不晓事但以器韵自高委政厮竖不恤人疾苦或诉旱者指庭树示之曰柯叶尚尔何旱为即搒笞之
《國語辭典》:黄庭(黃庭)  拼音:huáng tíng
1.道教典籍《黄庭经》的简称。参见「黄庭经」条。唐。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2.道家称脑中、心中、脾中为「黄庭」。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释题》:「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
《國語辭典》:庭闱(庭闈)  拼音:tíng wéi
父母所住的厅房。今为作父母的代称。唐。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西游记》第三回:「把那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
《國語辭典》:门庭(門庭)  拼音:mén tíng
1.门户。《庄子。达生》:「田开之日,开之操拔彗,以侍门庭,亦何闻于夫子。」也作「庭户」、「户庭」。
2.家族声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我只是打死这贱婢罢!羞辱门庭,要你怎的!」
3.门路、方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暂息喧哗,略停笑语,试看别样门庭。」《水浒传》第五一回:「你若省得这子弟门庭时,狗头上生角。」
《漢語大詞典》:鳣庭(鱣庭)
犹鳣堂。 唐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诗:“共悬龟印衔新綬,同忆鱣庭访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