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酌度
酌量;度量。 五代 齐己 《遣怀》诗:“既兆未萌閒酌度,不如中抱是寻思。”宋史·食货志上二:“时宣抚司降赐库贮米一百万石,乃命 行中 酌度对糴分数均减。”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海防事宜疏》:“拟请敕下沿海各省督抚悉心酌度,力任怨谤,认真办理。”
分類:酌量度量
《漢語大詞典》:程量
容量;度量。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材尽德成,其比於文吏亦彫琢者,程量多矣。”
考较;衡量。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唐 搨《圣教序》……予有 怀仁 真跡,持以程量石刻,定为致佳本。”
《國語辭典》:肚量  拼音:dù liàng
1.修养气度。如:「他是个肚量极佳的人,从不与人一般见识。」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烹鸡方味美,炊黍恰尝新。我做了个急喉咙陈仲子,你便是大肚量孟尝君。」也作「度量」。
2.食量。《西游记》第九五回:「那国王那里肯放,大设佳宴,一连吃了五六日,著实好了呆子,尽力放开肚量受用。」《续小五义》第二九回:「那人问道:『我这里有点剩饭给你,要不要?』赵虎说:『剩饭还是一点不要,我的肚量大。』」
《漢語大詞典》:鸡肠狗肚(雞腸狗肚)
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天雨花》第二回:“据你这淫妇的鸡肠狗肚,容不得人,把儿媳都逼了出门,止剩得一个寡妇在家,还被你威逼死了。”
《國語辭典》:包荒  拼音:bāo huāng
1.包含荒秽。比喻掩饰、遮盖。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诗:「包荒匿瑕,蓄此顽丑。」
2.包纳荒田里的米粮。《六部成语注解。户部》:「包荒:包纳荒田之粮也。」
《國語辭典》:叵测(叵測)  拼音:pǒ cè
难以预料、不可测,多含贬义。如:「他不按牌理出牌,可谓居心叵测,得小心应对。」《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只因世路窄狭,人心叵测,大道既远,人情万端,熙熙攘攘,都为利来。」《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却只是心怀叵测,阴贼刻深,好钩索人情深浅,又能为矫情忍诟之事。」
《國語辭典》:絜矩  拼音:xié jǔ
君子审己度人,以同理心替人设想,使人我之间,各得其宜。《礼记。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漢語大詞典》:五度
(1).五行。文子·自然:“八风詘申,不违五度。”鹖冠子·天权:“五度既正,无事不擧。” 陆佃 注:“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是也。”《淮南子·兵略训》:“音气不戾八风,詘申不获五度。” 许慎 注:“五度,五行也。”
(2).五级度量单位、即分、寸、尺、丈、引。汉书·律历志上:“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3).中医称神、气、血、形、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素问·方盛衰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
(4).五次。 唐 白居易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咏而报之》:“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唐 李频 《春日旅舍》诗:“如何一别故园后,五度花开五处看。”
《漢語大詞典》:毫分
比喻极细微。毫、分为度量单位。 汉 班固 《答宾戏》:“ 牙旷 清耳於管弦, 离娄 眇目於毫分。”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恐殫精思,无补毫分。”
分類:细微度量
《國語辭典》:气宇(氣宇)  拼音:qì yǔ
胸襟气度。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心容旷朗,气宇调畅。」
《漢語大詞典》:雅度
(1).正度,国家规定的法度。晋书·张茂传:“每所经营,轻违雅度,实非士女所望於明公。”
(2).高雅的风度。 南朝 梁 沈约 《怀旧诗》之九:“ 豫州 怀风范,绰然标雅度。”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约》:“ 约 雅度简远,有山林之致。”《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尝闻贤人君子之涉世,即居仕路中吐握风云,亦宜有山水之雅度,如老先生今日是也。”
(3).高雅的度量。 晋 孙绰 《颍州府君碑》:“君天纵杰迈,奇逸卓犖,茂才亮拔,雅度恢廓。” 唐 王勃 《三国论》:“然 备 数困而意不折,终能大启西土者,其惟雅度最优乎?” 宋 苏轼 《与人书》之四:“恃公雅度阔略细谨耳,然亦皇恐不可言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谁知他竟无一字怨尤,益加佩服老师的学识雅度。”
《漢語大詞典》:德器
(1).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汉书·杜周传赞:“ 张汤 、 杜周 并起文墨小吏,致位三公,列於酷吏,而俱有良子,德器自过,爵位尊显。”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有子曰 源 ,字 深之 ,材艺德器如其父。”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然其德器浑厚,神明廉静。”
(2).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 清 唐甄 潜书·思愤:“伟於貌者,人敬之;美於度者,人爱之;辨於言者,人服之。是三者,未必为德器也,适足以蔑人而自足。”
《國語辭典》:器量  拼音:qì liàng
1.器皿的容量。《周礼。天官。酒正》:「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
2.才识度量。《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其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众心服知远之器量过人。」
《漢語大詞典》:识量(識量)
识见与度量。晋书·阮咸传:“ 太原 郭奕 高爽有识量,知名於时。”新唐书·河间王孝恭传:“ 河间元王 孝恭 ,少沉敏,有识量。” 黄裳 《双行精舍书跋》:“当时 山东省 的‘当轴’是 韩复榘 ,哪里能要求他有懂得 宋 版书价值的‘识量’。”
分類:识见度量
《國語辭典》:能量  拼音:néng liàng
物体或力场所具有的作功能力,即称为该物体或力场具有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