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0,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底作
后底
端底
底厉
底禄
底气
无底窦
宁底
木底
底力
底发
原底
砚底
存底
底薪
《漢語大詞典》:底作
犹言何为,干什么。南齐书·王敬则传:“公儿死已尽,公持许底作?”
《漢語大詞典》:后底(後底)
(1).后面;后边。 唐 庞蕴 《杂诗》之三:“迴头看后底,影亦不随身。”
(2).以后。《海上花列传》第五二回:“説到后底事体,大家看勿见,怎晓得有结果无结果。”
《漢語大詞典》:端底
始末;底细。红楼梦第十六回:“ 贾母 又唤进 赖大 来细问端底。”红楼梦第二二回:“ 寳玉 闷闷的垂头不语, 紫鹃 却知端底,当此时,料不能劝。”
分類:始末底细
《漢語大詞典》:底厉(底厲)
(1).砥砺。指磨石。底,通“ 砥 ”。汉书·枚乘传:“磨礱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2).引申为磨炼,磨砺。汉书·邹阳传:“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颜师古 注:“底厉,言其自修廉隅,若磨厉於石也。” 宋 苏辙 《君术》第三道:“其进也无所据依,而其退也无所底厉。”
《漢語大詞典》:底禄
谓获得俸禄或官位。左传·昭公元年:“底禄以德,德钧以年,年同以尊。” 孔颖达 疏:“致禄以德之大小为差也。”底,一本作“ 厎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於是 王褒 之伦,底禄待詔。”
《漢語大詞典》:底气
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
基本的信心和力量。例如:以我的能力和水平来干这件事,感到有点底气不足。
《漢語大詞典》:无底窦(無底竇)
无底洞。 宋 苏轼 《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玉兰:“﹝汝﹞日事酗赌,千金何能满无底竇?”参见“ 无底洞 ”。
《國語辭典》:无底洞(無底洞)  拼音:wú dǐ dòng
比喻人贪婪无度,无法满足。《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我说这些人是个无底洞,多给他多要,少给他少要,不是我拦得紧,岂不又白填掉一万?」
《漢語大詞典》:宁底(寧底)
见“ 寧许 ”。
《國語辭典》:宁许(寧許)  拼音:níng xǔ
如此、这样。宋。杨万里 过招贤渡诗四首之二:「柳上青虫宁许劣,垂丝到地却回身。」也作「宁馨」。
分類:如此这样
《骈字类编》:木底
晋书慕容熙载记熙与苻氏袭高句骊周行三千馀里士马疲冻死者属路攻木底城不克而还北史高句骊传魏建国四年慕容廆子晃伐之入自南陜战于木底 唐书地理志高丽降户木底州隶安东都督府
分类:木底
《漢語大詞典》:底力
致力;尽力。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二:“故明主程才以效业,贞臣底力而辞丰。” 李善 注引 三国 魏 王肃《尚书注》:“底,致也。”
分類:致力尽力
《漢語大詞典》:底发(底發)
尽量发出。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西南有门曰 虎豹 ,左画虎搏立,万力千气底发。”
分類:尽量发出
《漢語大詞典》:原底
原本,本来。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也是一样得养么?何况 愫妹妹 你父母不在,家里原底就没有一个亲人。”
分類:原本
《骈字类编》:砚底(砚底)
洞天清录见砚屏下
《国语辞典》:存底  拼音:cún dǐ
留下副本或底稿。如:「订立契约时要存底,以保障双方利益并避免纠纷。」
《國語辭典》:底薪  拼音:dǐ xīn
基本薪资。如:「本公司员工除底薪外,另有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待遇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