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寻根问底(尋根問底)  拼音:xún gēn wèn dǐ
详究事物的底细。《孽海花》第十八回:「阿福先见雯青动怒,也怕寻根问底,早就暗暗跟了进来。」也作「穷根究底」、「寻根究底」。
《國語辭典》:寻根究底(尋根究底)  拼音:xún gēn jiù dǐ
详究事物的底细。《红楼梦。第一二○》:「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虽然句句的藏头露尾,被你们层层的寻根究底,话也大概说明白了。」也作「穷根究底」、「寻根问底」。
《漢語大詞典》:选底(選底)
辽 时 契丹 族语,指主狱官。见辽史·国语解
分類:契丹狱官
《漢語大詞典》:一竹竿打到底
一直到底。常喻夫妻原配,白头偕老。《水浒传》第四五回:“我爹娘当初把我嫁 王押司 ,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谁想半路相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世上只有一夫一妻,一竹竿到底的,始终有些正气。”
《漢語大詞典》:一抹到底
谓全部抹掉。 明 袁宏道 《与张幼书》:“近日湖上诸作,尤觉秽杂,去 唐 愈远,然愈自得意。昨已为 长洲公 觅去发刊。然僕逆知 幼于 之一抹到底,决无一句入眼也。”如:事情好容易才有点眉目啦,可这一来又要一抹到底了。
《國語辭典》:伊于胡底  拼音:yī yú hú dǐ
伊,助词无义。于,往。胡,何。底,止。伊于胡底意谓不知将落到什么地步为止。比喻后果不堪设想。《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漢語大詞典》:伊何底止
同“ 伊于胡底 ”。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几全如 陈叔宝 之无心肝。长此滔滔,伊何底止?”
《漢語大詞典》:一杆子插到底
比喻越过中间环节,将事情一直贯彻到下层或做到底。
《漢語大詞典》:一底一面
表面和私下。常指行贿时的正项和门包。《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 刘厚守 道:‘上头不要钱,底下不好白难为他们。依兄弟的愚见:这份礼足值一万,我们自己人,我亦不准他们多要,我们一底一面罢。’…… 贾大少爷 道:‘一底一面是多少?’ 黄胖姑 道:‘亏你一位观察公,一底一面还不晓得。你送的东西面子上值一万,这零零碎碎用的钱也得一万。’”
《分类字锦》:叶底青青(叶底青青)
严羽 诗 轻寒时节牡丹开,叶底青青又见梅。
分类:梅杏
《高级汉语词典》:悉知底里
对事情的内情底细完全清楚
《漢語大詞典》:胁底下插柴(脅底下插柴)
同“ 肋底下插柴 ”。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兀良胁底下插柴内忍,全不想冰雪堂无事哏。”
《國語辭典》:歇斯底里  拼音:xiē sī dǐ lǐ
1.病名。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为英语hysteria的音译。此病是由潜意识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心理疾病,经由转化作用表现于身体上,而产生呕吐、吃惊、抽搐、麻木等机能障碍。也译作「歇私的里亚」、「歇斯底理」、「歇斯德里」、「歇斯的里」、「歇斯的里亚」、「协识脱离」。
2.形容情绪激动、举止失常。如:「她惊吓过度,歇斯底里的哭个不停。」
分類:英语音译
《分类字锦》:小底最佳
杨万里 垂虹亭观打鱼斫鲙诗 鲈鱼小底最为佳,一白双腮是当家。
分类:
《漢語大詞典》:鞋底板
布鞋底的原坯。又称鞋底子。 沙汀 《风浪》:“﹝ 申大嫂 ﹞接着摸出鞋底板来,只管纳她的鞋底去了。”
《漢語大詞典》:鞋底鱼(鞋底魚)
比目鱼的别名。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比目鱼,南人谓之鞋底鱼, 江 淮 谓之拖沙鱼。”参见“ 比目鱼 ”。
分類:比目鱼
《國語辭典》:比目鱼(比目魚)  拼音:bǐ mù yú
1.动物名。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体扁平而阔,两目比连于头部的一侧,平卧在海底。《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晋。郭璞。注:「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也称为「板鱼」、「版鱼」、「扁鱼」、「偏口鱼」、「王馀鱼」。
2.比喻恩爱夫妻。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短桑科长不出连枝树,沤麻坑养活比目鱼。」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不肯开翠沼,甃瑶池,栽嫩芹,种新荷,引活水温存著比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