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应机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四年(1011)任河北路转运副使。大中祥符六年(1013)任广南东路转运使。大中祥符七年(1014)任潭州知州兼安抚使,未至郡,师道暴病卒。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广州知州兼安抚使。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连州知州。天禧三年(1019)任兖州知州。天禧四年(1020)任天雄军知军。乾兴元年(1022)任徐州知州。
李枢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0—1028 【介绍】: 宋郓州人,字应机。真宗咸平四年进士。除蜀州推官。历大理寺丞,知萧山、韦城县。以荐监京仓,坐不谨火焚,谪真定府监酒,通判郓州。丁谓当国,尝数荐其才,欲提拔其官,皆以故引避。官终知雅州。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三九一
苏应机,字汝慧,号蛎冈。东莞人。明世宗嘉靖间布衣。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二有传。
李应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9—? 【介绍】: 清浙江嘉善人,字环瀛,号密斋,别号晨霞道人。陆陇其弟子。诸生。不求仕进。搜求逸士列女事迹,著《求志录》、《松筠篇》。又取李氏高祖、曾祖以来至本人之诗,为《陇西诗萃》,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
《漢語大詞典》:应机(應機)
(1).顺应时机。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辩者驰説,智者应机。”周书·文帝纪上:“今便分命将帅,应机进讨。”
(2).随机应变。世说新语·排调“未若诸 庾 之翼翼”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放 应机制胜,时人仰焉。” 唐 黄滔 《误笔牛赋》:“ 王献之 繢画弥精,变通可惊,失手而笔唯误点,应机而牛则真成。” 明 李本 《重编〈诚意伯文集〉序》:“运筹定计,应机料敌。”
《高级汉语词典》:应机赴节
依照节拍敲击演奏
《國語辭典》:应机立断(應機立斷)  拼音:yìng jī lì duàn
掌握时机作果断的裁决。《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笺》:「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蓱、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也作「当机立断」。
《漢語大詞典》:随物应机(隨物應機)
顺应事物而机变。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禪宗论 云间 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
《国语辞典》:应机权变(应机权变)  拼音:yìng jī quán biàn
权衡轻重缓急,随机应变。唐。无名氏《仙传拾遗。张子房》:「子房读其书,能应机权变,佐汉祖定天下。」也作「应权通变」。
《分类字锦》:辩论应机(辩论应机)
江表传诸葛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
分类:言论
《國語辭典》:随缘(隨緣)  拼音:suí yuán
随著外界的条件而行事。唐。钱起 送僧归日本诗:「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西游记》第十回:「算起来,还不如我们水秀山清,逍遥自在,甘淡薄随缘而过。」
《國語辭典》:机缘(機緣)  拼音:jī yuán
1.佛教用语。众生信受佛法的时机和因缘。《景德传灯录。卷四。嵩岳慧安禅师》:「让机缘不逗,辞往曹溪。」
2.泛指机会和因缘。《三国演义》第二四回:「孤穷刘备,久欲投于门下,奈机缘未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看官,不必性急,凡事自有个机缘。」
《漢語大詞典》:示现(示現)
(1).佛教语。谓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 观音 之三十三身。《华严经·十地品》:“﹝世尊﹞勤行不息,善能示现种种神通。”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以神功示现,故皓雪莲生。” 宋 李纲 《书僧伽事》:“世传 僧伽 为 观音大士 化身,其神变示现之跡,载於传説,著於耳目,不可胜纪。”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惟 大峨 一山,其高摩霄,为佛书所记 普贤大士 示现之所。”
(2).引申谓神灵的显现。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闺诚》:“媳妇想起来,前年家祭之日,烛彩香烟结成奇字莫非是 赵太夫人 示现么?”
《國語辭典》:应权通变(應權通變)  拼音:yìng quán tōng biàn
权衡轻重缓急,随机应变。三国蜀。诸葛亮〈绝盟好议〉:「昔孝文卑辞匈奴,先主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分者也。」也作「应机权变」。
《漢語大詞典》:文书房(文書房)
明 宫廷掌握主办敕诰等一应机密文书的机构。亦称制敕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内阁密封之体:“今朝参讲读之外,不得復见天颜,即司礼监亦少至内阁。上有命令,必传之内侍,内侍传之文书房,文书房传至阁臣等。”参阅明史·职官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