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应劭(应劭)  拼音:yìng shào
人名。字仲远,东汉汝南(今河南省汝阳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博学多闻,献帝时迁都于许,典章湮没,劭乃著汉官礼仪故事,朝廷制度,多取则焉,又撰《风俗通》等。
《國語辭典》:青云(青雲)  拼音:qīng yún
1.青色的云。指天空。《文选。扬雄。羽猎赋》:「青云为纷,红蜺为缳。」《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三》:「太息经长夜,悲啸入青云。」
2.比喻显要的地位。如:「平步青云」。《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3.比喻志行高远。《文选。颜延之。五君咏五首之四》:「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唐。王勃 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比喻隐逸的生活。《南史。四十一。齐宗室传。衡阳元王道度传》:「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漢語大詞典》:青云路(青雲路)
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 唐 张乔 《别李参军》诗:“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日圜文:“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白雪》曲高,青云路阻。”
《漢語大詞典》:青云士(青雲士)
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张守节 正义:“若不託贵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赏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唐 李咸用 《哭所知》诗:“朝为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元 刘永之 《感遇》诗之一:“由来青云士,高视笑泥途。”
《國語辭典》:山林  拼音:shān lín
1.山与林。《礼记。月令》:「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2.山上的林木。《文选。左思。魏都赋》:「山林幽映,川泽回缭。」
3.隐士幽居之处。《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晋。张华 招隐诗二首之一:「隐士托山林,遁世以保真。」
《漢語大詞典》:沈沈
亦作“沉沉”。 宫室深邃貌。史记·陈涉世家:“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 涉 之为王沉沉者!’”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沉沉,宫室深邃之貌也。” 唐 魏徵 《暮秋言怀》诗:“沉沉 蓬莱阁 ,日久乡思多。”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张敦梦医》:“﹝ 张敦 ﹞尝侨寓 潮州 ,梦人邀去,大屋沉沉如王居,立俟门左,吏导之使入。” 清 龚自珍 《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红楼一角沉沉,那厢灯火秋娘院。” 朱锡梁 《白门咏史》:“沉沉殿影照 秦淮 , 后主 词场亦霸才。”
《國語辭典》:沉沉  拼音:chén chén
1.盛大的样子。《淮南子。俶真》:「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2.宫室深邃的样子。唐。魏徵 暮秋言怀诗:「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张敦梦医》:「大屋沉沉如王居,立俟门左,吏导之使入。」
3.形容水深的样子。唐。刘禹锡〈怀妓〉诗四首之四:「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
4.形容声音悠远而深沉。唐。李商隐河内〉诗二首之一:「鼍鼓沉沉虬水咽,秦丝不上蛮弦绝。」
5.形容夜深的样子。宋。苏轼 春夜诗:「歌管楼台声细细,鞦韆院落夜沉沉。」
6.形容心事沉重。唐。王建〈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诗:「沉沉百忧中,一日如一生。」
7.形容音信杳然。唐。杜牧 诗:「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8.形容深隐沉静的样子。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國語辭典》:酒酣  拼音:jiǔ hān
饮酒尽兴而呈半醉状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六》:「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振。」
《國語辭典》:大父  拼音:dà fù
称谓:(1)称祖父。《墨子。节葬下》:「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2)称外祖父。《汉书。卷四三。娄敬传》:「岂曾闻外孙敢与大父亢礼哉?可毋战以渐臣也。」
《國語辭典》:默默  拼音:mò mò
1.沉静不说话。《楚辞。屈原。卜居》:「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不得意的样子。《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
3.暗地里。《红楼梦》第五六回:「(宝玉)心中闷闷,回至房中榻上,默默盘算,不觉就忽忽的睡去。」
《國語辭典》:鸱夷(鴟夷)  拼音:chī yí
1.盛酒的革囊。《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文选。扬雄。酒赋》:「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八腹借酤。」
2.春秋时范蠡因自称鸱夷子皮,故后人称为「鸱夷」。唐。杜牧杜秋娘〉诗:「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漢語大詞典》:鸱夷子皮(鴟夷子皮)
春秋 越 范蠡 之号。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浮海出 齐 ,变姓名,自谓 鴟夷子皮 ,耕于海畔,苦身勠力,父子治产。” 司马贞 索隐:“ 范蠡 自谓也。盖以 吴王 杀 子胥 而盛以鴟夷,今 蠡 自以有罪,故为号也。 韦昭 曰:‘鴟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汉书·货殖传:“﹝ 范蠡 ﹞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 齐 为 鴟夷子皮 ,之 陶 为 朱公 。” 颜师古 注:“自号 鴟夷 者,言若盛酒之鴟夷,多所容受,而可卷怀,与时张弛也。鴟夷,皮之所为,故曰子皮。”
《國語辭典》:玉台(玉臺)  拼音:yù tái
1.原为汉朝时所建的台名,后泛称宫廷中的楼台。三国魏。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并献文履七𧝉,袜百副,茅茨之陋,不足以入金门,登玉台也。」
2.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楚辞。王逸。九思。伤时》:「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3.镜台的美称。宋。史达祖 风流子。红楼横落日词:「记窗眼递香,玉台妆罢,马蹄敲月,沙路人归。」《聊斋志异。卷九。天宫》:「含颦玉台之前,凝眸宝幄之内。」
4.玉镜台的简称。参见「玉镜台」条。清。项廷纪〈临江仙。乱红窣地春无主〉词:「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
5.玉台体的简称。参见「玉台体」条。
《國語辭典》:玉镜台(玉鏡臺)  拼音:yù jìng tái
1.玉制的镜台。唐。杨烱〈梅花落〉诗:「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2.晋温峤北征刘聪,得玉镜台,用以聘从姑刘氏之女的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后比喻迎娶美女的聘礼。《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七。犀佩记。势逼改嫁》:「好将聘物早持归,自有温郎玉镜台。」
《國語辭典》:玉台体(玉臺體)  拼音:yù tái tǐ
南朝陈徐陵编有玉台新咏一书,内容多纤巧艳丽之作,故后世称纤丽之诗为「玉台体」。简称为「玉台」。
《漢語大詞典》:离忧(離憂)
(1).忧伤。《楚辞·九歌·山鬼》:“风颯颯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马茂元 注:“离忧,就是忧愁的意思。 楚 地方言。” 明 刘基 《感寓》诗之三:“稻粱日萧索,风雨徒离忧。” 明 陈子龙 《丙子九日中同客宴集》诗:“众芳满眼不忍醉,萧条日月徒离忧。”
(2).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司马贞 索隐引 应劭 曰:“离,遭也。”《楚辞·刘向〈九叹·离世〉》:“哀僕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王逸 注:“言己不自念惜身之放逐,诚哀僕御之夫,坎然恚恨,以数逢忧患,无已时也。”
(3).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唐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诗:“ 李 杜 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仇兆鳌 注:“离忧,离别生忧也。” 宋 秦观 《江城子》词:“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金 元好问 《过皋州寄聂侯》诗:“别后故人应念我,一诗聊与话离忧。”
《國語辭典》:回旋  拼音:huí xuán
1.盘旋,不停的绕来绕去。如:「机场的跑道不够,许多飞机在上空回旋,等著降落。」也作「回旋」。
2.返回。《孤本元明杂剧。老君堂。第二折》:「若道是放我回旋,到的那咸阳里,久后拜谢明贤。」也作「回转」。
3.改变。如:「别太快下决定,免得没有回旋的馀地。」
《國語辭典》:回旋(迴旋)  拼音:huí xuán
旋转、盘旋。《列子。汤问》:「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也作「回旋」。
《國語辭典》:九流  拼音:jiǔ liú
1.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江河的许多支流。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國語辭典》:九品  拼音:jiǔ pǐn
1.旧时官秩分九等,称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唐。韩愈上宰相书〉:「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
2.九卿。《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
3.泛指九个等级。《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顾欢传》:「仙变成真,真变成神,或谓之圣,各有九品。」
《漢語大詞典》:柱史
(1).“ 柱下史 ”的省称。代指 老子 。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 李贤 注引 应劭 曰:“ 老子 为 周 柱下史,朝隐终身无患。” 清 康乃心 《送李虞臣任宝昌令》诗:“ 华狱 仙人地, 函关 柱史家。”
(2).“ 柱下史 ”的省称。指御史。 唐 严维 《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唐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称。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刘商 《题杨侍郎新亭》诗:“ 毘陵 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称。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参见“ 柱下史 ”。
《國語辭典》:柱下史  拼音:zhù xià shǐ
职官名。周、秦时掌理天下图书、计籍的官吏。《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句下唐。司马贞。索隐:「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子为周柱下史。」后用为御史的代称。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國語辭典》:龙媒(龍媒)  拼音:lóng méi
1.1.骏马、良马。唐。杜甫昔游〉诗:「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宋。刘子翚 汴京纪事诗二○首之一五:「天厩龙媒十万蹄,春池蹴踏浪花飞。」
2.以土制成的龙,用以祈雨。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诗:「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清。朱圭〈登泰山诗一百韵〉:「筛土覆龙媒,引天仗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