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黉序
齿序
序述
新序
首序
不序
序言
诞序
记序
夏序
甄序
即序
序立
序官
擢序
《漢語大詞典》:黉序(黌序)
古代的学校。北齐书·文宣帝纪:“詔郡国修立黌序,广延髦儁,敦述儒风。”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十六:“圣人司教化,黌序育羣才。”清史稿·礼志三:“厥后以 热河 为时巡所,黌序肇兴,定 大成殿 龕案如太学式,祭器、乐器亦如之。”
分類:学校
《漢語大詞典》:齿序(齒序)
(1).按照年龄长幼所定的礼节。旧唐书·珍王諴传:“姻族闕齿序之义,舅姑有拜下之礼。”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冯皮匠》:“吾儕行规,不以齿序,惟财为雄。”
(2).年龄的次序。《水浒传》第五二回:“虽是军师严令,论齿序,他也是你哥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乃以齿序: 别驾 四十有一,为长; 诚 十六,最少; 訥 二十二,则伯而仲矣。”清史稿·定安亲王永璜传:“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
《漢語大詞典》:序述
叙述。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布 得詔陈谢,重自序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相与序述前事,彼此慨然。” 陶成章 《浙案纪略序》:“稿既成,即拟付印,同人皆谓序述过详,事机毕露。”
分類:叙述
《国语辞典》:新序  拼音:xīn xù
书名。西汉刘向撰。今本十卷。采集春秋至汉初史实,分类编纂而成。所记事情多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相出入。旨在正纪纲、迪教化、办邪正、黜异端。
《漢語大詞典》:首序
指季节的开端。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陛下仰稽乾符,俯顺人志,乃以新秋首序,令月吉辰,发扬鸿休,膺受显册。”
分類:季节开端
《漢語大詞典》:不序
不守次列。亦指叛逆者。《孔子家语·五帝德》:“﹝ 禹 ﹞兴六师以征不序,四极之民,莫敢不服。”
《國語辭典》:序言  拼音:xù yán
作者自己陈述作品主旨、写作过程,或他人对著作的介绍评述。也作「序文」、「叙言」、「叙文」。
分類:序言序文
《漢語大詞典》:诞序(誕序)
生日。 宋 王圭 《赐枢密副使吕公弼生日礼物诏》之二:“命发紫枢,方倚胜谋之助;寒生玉筦,环临诞序之祥。”
分類:生日
《漢語大詞典》:记序(記序)
见“ 记敍 ”。
《國語辭典》:记叙(記敘)  拼音:jì xù
记载叙述。如:「他擅长写记叙式的文章。」「《西潮》记叙清末西风东渐的原委与得失,剖析东西文化的差异。」
《骈字类编》:夏序
礼记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殷学也頖宫周学也
《漢語大詞典》:甄序
(1).分别叙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子长 继志,甄序帝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宋 代逸才,辞翰鳞萃,世近易明,无劳甄序。”
(2).犹铨叙。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甄序群材,蒐扬众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天子甄序劳臣,有列爵至五等者。”
《漢語大詞典》:即序
见“ 即叙 ”。
《漢語大詞典》:即叙
亦作“ 即序 ”。 就序;归顺。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搜 、 西戎 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 羌 髳 之属皆就次叙,美 禹 之功及 戎 狄 也。”汉书·西域传赞作“即序”。 晋 左思 《魏都赋》:“於时 东鯷 即序, 西倾 顺轨, 荆南 怀憓, 朔北 思韙。”魏书·袁翻传:“故能使 淮 海输诚, 华阳 即序,连城请面,比屋归仁。”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封建:“ 公旦 喜於重译, 文命 矜其即叙。”
分類:归顺
《漢語大詞典》:序立
按品级站立。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司録入院,诸官於堂上序立,司録揖,然后坐。”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至则督署厅事隘,不能容,皆序立大堂簷下。”
分類:品级站立
《漢語大詞典》:序官
周礼天官太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及《考工记》等六篇将六官所统率的官属的职掌和人数概略地列于每篇之首,经学家谓之“序官”。
《漢語大詞典》:擢序
见“ 擢敍 ”。
《漢語大詞典》:擢叙(擢敍)
亦作“ 擢序 ”。 提拔叙用。后汉书·张陵传:“明府不以 陵 不肖,误见擢序。”晋书·姚兴载记上:“録 马嵬 战时将吏,尽擢敍之。”
分類:提拔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