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04,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庆忭
国庆
庆图
庆喜
欣庆
庆忌
钟庆
庆赖
协庆
朝庆
额庆
瑞庆
庆绵
庆跃
诞庆
《漢語大詞典》:庆忭(慶忭)
见“ 庆抃 ”。
《漢語大詞典》:庆抃(慶抃)
亦作“ 庆忭 ”。 庆幸,喜悦。 唐 韩愈 《贺雨表》:“微臣幸蒙宠任,获覩殊祥,庆抃欢呼,倍於常品。”宋史·礼志十九:“元正令节,臣等不胜庆抃,谨上千万岁寿。” 明 宋濂 《〈春秋本末〉序》:“臣幸生盛时,遭逢两宫之圣,不胜庆忭之至。”
分類:庆幸喜悦
《國語辭典》:国庆(國慶)  拼音:guó qìng
1.国家的大庆。如国家成立、统一等纪念。
2.为国称庆。《三国演义》第九回:「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
《骈字类编》:庆图(庆图)
齐书乐志庆图浚邈蕴祥秘瑶
《國語辭典》:庆喜(慶喜)  拼音:qìng xǐ
为可喜之事而相庆贺。《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分類:庆幸喜庆
《漢語大詞典》:欣庆(欣慶)
欢悦庆幸。 三国 魏 曹植 《庆文帝受禅上礼章》:“溥天率土,莫不承风欣庆。”陈书·高祖纪下:“王历惟新,念有欣庆,想深求民瘼,务在廉平,爱惠以抚孤贫,威刑以御彊猾。” 唐 李峤 《为纳言姚璹等贺瑞桃表》:“喜忭之情,实万恒品,无任欣庆之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林道静 欣幸自己遇见了好人,也欣庆自己渴望的职业有了着落。”
分類:欢悦庆幸
《國語辭典》:庆忌(慶忌)  拼音:qìng jì
1.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吴王僚之子,以勇力闻。公子光用专诸刺杀王僚,自立为王后,为斩草除根,遂使要离刺杀之。
2.传说中的水怪。状若人,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急驰。以其名呼之,可由千里外一日返报。见《管子。水地》。
分類:中水水怪
《漢語大詞典》:钟庆(鍾慶)
积福。旧唐书·后妃传下·宪宗懿安皇后郭氏:“识者以为 汾阳 社稷之功未泯,復钟庆於 懿安 焉。”
分類:积福
《漢語大詞典》:庆赖(慶賴)
语本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后以“庆赖”谓庆幸得到依靠。 唐 令狐楚 《代郑尚书贺册太后礼毕赦表》:“臣闻天子以德教而兆人庆赖,明王以孝理而百姓和平。” 宋 王禹偁 《贺御楼肆赦表》:“謫见上玄,乃降责躬之詔;泽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凡在照临,同深庆赖。”
《漢語大詞典》:协庆(協慶)
共同庆贺。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道俗侧塞,人祗协庆。”《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昌时协庆,理内成功。”
《漢語大詞典》:朝庆(朝慶)
(1).朝廷庆典。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颂表》:“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庆。”
(2).朝贺。三国志·蜀志·刘琰传:“ 琰 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絶。”《宋书·乐志二》:“三正元辰,朝庆鳞萃。”
《漢語大詞典》:额庆(額慶)
见“ 额手称庆 ”。
《國語辭典》:额手称庆(額手稱慶)  拼音:é shǒu chēng qìng
举手齐额,表示庆幸。《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野叟曝言》第五七回:「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庆,欣喜欲狂。」也作「额手称颂」。
《漢語大詞典》:瑞庆(瑞慶)
吉祥喜庆。 元 王沂 《瑞庆窝记》:“瑞者,德之应,庆之表,其应也至治之世……歌於宗庙,笔於史册,葢已为有国者之瑞庆。” 明 王洪 《庆贺醴泉出神乐观表》:“凡在幅员之内,咸沾瑞庆之隆。”
《漢語大詞典》:庆绵(慶緜)
谓福泽绵延。《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然纯曜未渝,庆緜万祀,龙飞漠南,凤峙朔北。”
分類:福泽绵延
《漢語大詞典》:庆跃(慶躍)
欢庆而跳跃。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一夫挺剑,传首上京,万里澄清,人神庆跃。”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相启》:“伏惟永永与国同休, 愈 下情不胜庆跃。”
分類:欢庆跳跃
《漢語大詞典》:诞庆(誕慶)
(1).谓产生吉庆,降福。 南朝 宋 王韶之 《宋宗庙登歌·孝皇帝歌》:“烝哉 孝皇 ,齐圣广渊,发祥诞庆,景祚自天。”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太庙乐歌·凯容乐·昭皇后室奏》:“月灵诞庆,云瑞开祥。”
(2).寿诞之庆。 唐 崔致远 《应天节斋词》之一:“星瞻北极,乃当诞庆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