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广东音乐
主要流行于广东一带的民间音乐。演奏时以高胡、扬琴等弦乐器为主,配以笛子、洞箫等。
《国语辞典》:海南岛(海南岛)  拼音:hǎi nán dǎo
岛名。位于广东省南部,处南海中,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面积三万二千一百九十八平方公里。为大陆地区第一大岛,南控南洋群岛,形势重要。也称为「琼州岛」。
《漢語大詞典》:关天培
(1781-1841)清末爱国将领。江苏山阳人。1839年在广东水师提督任内,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积极备战。1841年英军进攻虎门,他坚守靖远炮台奋力抗敌,壮烈牺牲。
《漢語大詞典》:禾谷夫人(禾穀夫人)
广东 香山 俗谓穀神为“禾穀夫人”。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禾穀夫人:“ 香山 村落,多祀禾穀夫人。或以为 后稷 之母 姜嫄 云。”
《漢語大詞典》:和鹄(和鵠)
广东 对鹪鹩的俗称。 清 范端昂 《粤中见闻·物部》:“鵠,一名鷦鷯,一名巧妇鸟, 粤 俗呼曰和鵠。” 清 俞洵庆 《荷廊笔记·和鹄卦》:“ 粤 中卜者笼一鸟,似雀而无斑点,俗呼和鵠。”
分類:广东鹪鹩
《國語辭典》:毫洋  拼音:háo yáng
一种旧时通行于广东、广西一带的货币。
《漢語大詞典》:蟾蜍坑
广东 端溪 砚石产区之一,在 蟾蜍岩 下。所产砚石质细,色青紫,但多朱砂钉,多水线。参阅 清 吴兰修 《端溪砚史》卷一。
《漢語大詞典》:潮州木雕
广东省 潮州市 的木雕工艺品。多用作建筑装饰和家具装饰。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等。雕刻方法有浮雕、沉雕、通雕、圆雕等。以 潮安 、 潮阳 、 揭阳 、 饶平 、 普宁 、 澄海 等县为最发达。
《漢語大詞典》:白鸽标(白鴿標)
旧时的一种赌博。盛行于 广东 一带。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白鸽标:“ 粤 有白鸽标之戏。标主以《千字文》二十句为母,每日於二十句散出二十字,令人覆射;射中十字者予以数百倍之利。其餘以次而降,四字以下为负。” 王闿运 《到广州与妇书》:“俗取 周兴嗣 《千字文》,列字八十,分为一章,四分取一,任人射覆……全中其利千倍,一钱之资偿以十金,国人若狂,梦想颠倒,号曰白鸽标,此歛财之巧术也。”
《漢語大詞典》:鲍姑井(鮑姑井)
在今 广东省 广州市 北 越秀山 之西,传说为 鲍姑 所汲处。《嘉庆一统志·广州府一·山川》:“ 鲍姑井 ,在 番禺县 北 越秀山 之西……相传 晋 鲍靚 女 葛洪 妻所汲处。”
分類:广东广州
《漢語大詞典》:大蚕(大蠶)
广东 地区称一化性蚕。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虫语·八蚕:“大蚕一岁一熟,熟至八日而出蛾,配其雌雄,又至八日而蛾卵,卵则蛾死。以纸裹卵藏之,至立春,蚕驹復出,故曰大蚕。”
《漢語大詞典》:戴爱莲
(1916- )舞蹈艺术家、教育家。原籍广东新会,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女。早年在伦敦学习舞蹈。1941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创办育才学校舞蹈组。1947年创办上海乐舞学校。建国后曾任中央歌舞团团长、北京舞蹈学校校长、中国舞协副主席。舞蹈作品有《思乡曲》《老背少》《青春舞曲》《苗家月》《荷花舞》《飞天》等。
《漢語大詞典》:单毫(單毫)
亦称“ 单角 ”。 旧时 广东省 所铸的面额为一角的银币。
《漢語大詞典》:东家行(東家行)
旧时 广东 一带某些企业中资方的组织。《三元里抗英斗争史料·三元里抗英情况调查记》:“丝织业有东家行和西家行的组织,东家行即老板,西家行即工人。”《三元里抗英斗争史料·三元里抗英情况调查记》:“石行内再分东家行(资方)和西家行(工人)。”亦省称“ 东家 ”。《三元里抗英斗争史料·三元里抗英情况调查记》:“被开除的人,如属西家则无人雇用;倘属东家则无人替他做工。”
《漢語大詞典》:东笏社(東笏社)
军阀 陈炯明 在 广东 当权时期, 陈 姓家族所组成的大地主、官僚反动团体。《中国民间故事选·彭湃的故事》:“恰好碰着一个东笏社的小流氓。他瞪着眼看了看农民,忽地举起手来,一巴掌打在农民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