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仙山
(1).仙人居住的山。 唐 刘禹锡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 三乡 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2).比喻远离市廛的幽静所在。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芳草掩重门,住仙山欲避 秦 ,门前怕有渔郎问。”参见“ 仙山楼阁 ”。
《漢語大詞典》:仙山楼阁(仙山樓閣)
史记·封禅书:“自 威 ( 齐威王 )、 宣 ( 齐宣王 )、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莱 、 方丈 、 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 勃海 中……盖尝有至者,诸僊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輒引去,终莫能至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縹緲间。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后因称仙人所居住的仙境为“仙山楼阁”。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八:“仙山楼阁寻常事,兜率甘迟十劫生。”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而诗之精深华妙,异境日闢,如游海岛,仙山楼阁,瑶花縞鹤,无非珍奇矣。” 鲁迅 《呐喊·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象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亦作“ 仙山琼阁 ”。琼,美玉。 毛泽东 《念奴娇·鸟儿问答》词:“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國語辭典》:幽深  拼音:yōu shēn
1.深而幽静。唐。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诗:「沧州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
2.幽暗深远。《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广陵厉王刘胥传》:「黄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何为苦心!」
3.幽僻的地方。《文选。祢衡。鹦鹉赋》:「嬉游高峻,栖峙幽深。」晋。张翰〈杂诗〉三首之一:「延颈无良涂,顿足托幽深。」
《國語辭典》:微微  拼音:wéi wéi
1.卑贱、渺小。《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微微小子,既耇且陋。」三国魏。曹植 武帝诔:「茫茫四海,我王康之;微微汉嗣,我王匡之。」
2.稍微、略微。《西游记》第二三回:「孙大圣心中明白,微微的笑道:『怎么说?』」《红楼梦》第六七回:「凤姐微微冷笑道:『这个自然!』」
3.隐约。南朝梁。沈约〈留真人东山还〉诗:「连峰竟无已,积翠远微微。」
4.幽静的样子。《文选。嵇康。琴赋》:「竦肃肃以静谧,密微微其清闲。」
《國語辭典》:小筑(小築)  拼音:xiǎo zhú
精雅的小屋。唐。杜甫 畏人诗:「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宋。陆游〈小筑〉诗:「西郊小筑临烟汀,南山秀色入窗棂。」
《漢語大詞典》:空寂
(1).空虚寂寞。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苟史官不絶,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余观 子耕 了外物成坏,犹影像空寂。” 清 姚鼐 《归舟》诗:“老翁万事投空寂,只写清诗处处留。”
(2).空洞枯寂。 宋 叶适 《存斋铭》:“性因物迷,心与事往;必谨司之,勿抑勿放;勿趣有为,勿堕空寂;是故无存,执妄为得。” 明 王守仁 《大学问》:“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騖其私心於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
(3).幽静冷落。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殡宫饼》:“中夜空寂,不妨过我。” 老舍 《骆驼祥子》九:“就是脚下这座大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光都有点凄凉。” 秦兆阳 《老羊工》:“在这空寂得怕人的大山里边,有时候,他是多么希望有个人来跟他说说话儿啊!”
(4).佛教语。谓事物了无自性,本无生灭。《楞严经》卷五:“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 恒河 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唐 刘长卿 《题虎丘寺》诗:“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书》之二:“顾来日之渐短,悼往事之可悔,於是览佛氏空寂之音,而有当於心,遂委身而从事焉。”
(5).指佛法,佛门。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韶悔杀伐:“ 王韶 在 熙河 多杀伐,晚年乃出知 洪州 ,颇多悔恨,栖心空寂,冀有以洗涤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长厌繁华,每欲投身於空寂。”
《國語辭典》:幽寂  拼音:yōu jí
清幽寂静。唐。长孙佐辅〈山居〉诗:「看书爱幽寂,结宇青冥间。」《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此颇幽寂,可以息劳。」
《漢語大詞典》:幽胜(幽勝)
(1).幽静而优美。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积水潭》:“池上建有 莲花菴 、 浄业寺 ,及王公贵人家水轩、水亭,最为幽胜。” 清 朱仕琇 《髻亭记》:“ 灵应峯 向属僧居,地称幽胜。”
(2).指幽静的胜地。新唐书·裴度传:“沼石林丛,岑繚幽胜。”
《國語辭典》:孤绝(孤絕)  拼音:gū jué
形容格调气韵极高,无可比拟。清。严复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诗:「欲采盈盈太孤绝,胸中长此玉峥嵘。」
《漢語大詞典》:孤经绝句(孤經絶句)
无可比附的单条经文和截断的文句。 唐 宋 科举往往以此试士,是当时的一种流弊。新唐书·杨瑒传:“ 瑒 奏:‘有司帖试明经,不质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絶句。’”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诸司帖明经,不务求述作大指,专取难知,问以孤经絶句或年月日;请自今并帖平文。”亦省作“ 孤絶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自是举司多有聱牙、孤絶、倒拔、筑注之目,文士多於经不精,至有白首举场者。”
《漢語大詞典》:山幽
(1).山的幽深之处。 南朝 梁 张充 《与王俭书》:“桂兰綺靡,丛杂于山幽;松柏森阴,相繚于涧曲。” 唐 王勃 《别人》诗:“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元 虞集 《会后将登华山》诗:“石斛金釵感素秋,洞悬鐘乳入山幽。”
(2).山境幽静。 隋 姚察 《游明庆寺怅然怀古》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明 王守仁 《重游化成寺》诗之二:“人住层崖嫌洞浅,鸟鸣春磵觉山幽。”
分類:幽深幽静
《漢語大詞典》:幽僻
(1).幽隐,潜藏。 汉 张衡 《应间》:“及津者风攄,失涂者幽僻,遭遇难要,趋偶为幸。”
(2).幽静而偏僻。北齐书·陆法和传:“此寺幽僻,可以免难。”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此鼓或埋於土中,或沦於水滨,或隐蔽於幽僻之地。”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四折:“我将这个死尸埋在这幽僻去处。” 朱自清 《荷塘月色》:“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漢語大詞典》:幽致
(1).幽雅别致;幽静雅致。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岑参:“‘山风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宜称幽致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斋宫:“内亭曰 锦芳 ,曰 翠芳 ,流泉石梁,颇甚幽致。” 许地山 《缀网劳蛛》:“地方虽然不大,风景倒还幽致。”
(2).犹幽趣。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遶池行,偶然得幽致。” 明 周履靖 《清啸》诗之十一:“ 梁园 崇侈丽,幽致属山家。”
(3).深奥的道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 唐 王勃 《上吏部裴侍郎启》:“盖有识天人之幽致,明国家之大体。”
《漢語大詞典》:寥泬
(1).空虚幽静;开阔清朗。《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李善 注引 王逸 楚辞注:“泬寥,旷荡空虚,静也。” 吕向 注:“寥泬,深也。” 前蜀 贯休 《古镜词上刘侍郎》诗:“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沉沉。” 清 魏源 《章教谕强恕斋书序》:“循海塘东西礮臺眺望一海角,划然长啸,水天寥泬。”
(2).指天空。太平广记卷一○二引《三宝感通记·新繁县书生》:“每至斋日,村人四远就设佛供。常闻天乐,声震寥泬,繁会盈耳。” 宋 林逋 《鸣皋》诗:“皋禽名秪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閒意到青云。”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辛丑月在子,层云掩寥泬。”
(3).寂寥;孤单。 宋 叶适 《信州重修学记》:“何 孔 孟 所称稀阔而不多歟?由 孔 孟 至於今,又加久矣,其可称者,何寥泬而不继歟?” 宋 刘敞 《秋雪寄献臣》诗:“出门顾道路,冰霰埋车辙。咫尺阻相过,谁当慰寥泬?” 清 龚自珍 《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天地有四时,莫病於酷暑,而莫善於初秋。澄汰其繁縟淫蒸,而与之为萧疏澹荡,泠然瑟然,而不遽使人有苍莽寥泬之悲者,初秋也。”
《漢語大詞典》:贞素(貞素)
(1).贞纯素朴。三国志·吴志·是仪胡综传论:“ 仪 清恪贞素。” 南朝 梁 陆倕 《拜吏部郎表》:“ 阮咸 贞素,屡荐未登。” 元 张雨 《赠惠山僧天泽》诗:“ 吴下 多名淄,上人特贞素。”
(2).指清白的节操。 唐 常建 《古意》诗:“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明 陆粲 《赠别王直夫》诗:“相期保贞素,岁晚同金兰。” 清 钮琇 觚賸·云娘:“妾以一妇人,奋衞长途,迄於安吉,所以报公子者至矣。乃恣行不义,玷我贞素耶?”
(3).指幽静寂寞的生活。 唐 李贺 《房中思》诗:“月轩下风露,晓庭自幽涩;谁能事贞素,卧听莎鷄泣。”
《漢語大詞典》:靓深(靚深)
(1).幽静深邃。靚,通“ 静 ”。 汉 扬雄 《甘泉赋》:“帷弸彋其拂汩兮,稍暗暗而靚深。”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堂皇靚深,两廡相照。” 清 顾炎武 《京师作》诗:“繚以皇城垣,靚深拟天上。”
(2).静穆深沉。靚,通“ 静 ”。 清 厉鹗 《东城杂志·青门处士》:“ 杨廉夫 为作墓铭,称处士醇懿靚深。”
《漢語大詞典》:幽景
幽静的景色。 宋 王禹偁 《游虎丘山寺》诗:“尽抱好峯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
分類:幽静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