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蝮蜪
虫名。蝗的未生翅的幼虫。尔雅·释虫:“蝝,蝮蜪。” 郭璞 注:“蝗子未有翅者。” 宋 欧阳修 《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然犹到手不敢取,而使螟蝗生蝮蜪。”
《国语辞典》:龄期(龄期)  拼音:líng qí
昆虫幼虫在两次脱皮间的时期称为「龄期」。如:「龄期中的蚕,需要食用大量的桑叶。」
《國語辭典》:家蚕(家蠶)  拼音:jiā cán
动物名。一种在家庭中常饲养的昆虫。幼虫呈灰白色,吃桑叶,蜕皮四次,吐丝做茧,变成蛹,蛹变成蚕蛾。成蛾在交尾产卵后即死去。幼虫所吐的蚕丝为纺织的重要原料。
《漢語大詞典》:桑蠖
(1).尺蠖蛾的幼虫。其色如桑皮,惯栖桑树上,故名。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桑蠖见虚指,穴貍闻鬭狞。”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五:“蜾蠃蒲卢,即捕桑蠖及小蜘蛛之类。”
(2).比喻渺小的人。 高燮 《陈君巢南柳君亚子来简均劝余刊印拙集答之以诗》:“感君盛意怜桑蠖,愧我微吟似井蛙。”
《漢語大詞典》:地蚕(地蠶)
(1).虫名。即蛴螬。形似蚕而大,身短节促,足长有毛。中医用以治瘀血。广雅·释虫:“地蚕、蠹、蟦,蠀螬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蛴螬
(2).菜名。即草石蚕,又名甘露子。以地下茎形似蚕而得名。可食,根入药。 宋 杨万里 《甘露子一名地蚕》诗:“甘露子,甘露子,唤作地蚕亦良似。”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草石蚕
(3).方言。地老虎。夜蛾的幼虫。形如蚕,吃作物的根和苗。参见“ 地老虎 ”。
《漢語大詞典》:地老虎
一种夜蛾的幼虫,形似蚕,灰褐色,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吃作物的根和苗,主要危害棉花。
《漢語大詞典》:蝻虸
蝗的幼虫。清史稿·灾异志一:“﹝ 咸丰 ﹞七年春, 昌平 、 唐山 、 望都 、 乐亭 、 平乡 蝗; 平谷 蝻生,春无麦; 青县 蝻虸生。”
《漢語大詞典》:木虻
虫名。幼虫初出如白蛆,成虫形如蝇而较大,夏秋间群飞,吮牛马血。因寄生于木叶,故称。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木蝱﹝集解﹞引 苏恭 曰:“蝱有数种,并能噉血, 扬 浙 以南江岭间大有。木蝱,长大緑色,始如蜩蝉,咂牛马,或至颠仆。”
《國語辭典》:螺母  拼音:luó mǔ
螺栓的配合件。中心具有内螺纹的圆孔与螺栓的外螺纹相齧合,用以锁固物体。参见「螺丝帽」条。
《漢語大詞典》:蛹期
完全变态类的昆虫,在幼虫变化成蛹、蛹变为成虫以前的一段时期。
《漢語大詞典》:蛹化
完全变态类的昆虫在由幼虫老熟后变为不动的蛹期的过程。
《漢語大詞典》:蛀心虫(蛀心蟲)
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玉米螟等幼虫的统称。因多从齐地面处蛀入茎杆,造成枯心苗,故称。也叫钻心虫。
分類:幼虫
《國語辭典》:柞蚕(柞蠶)  拼音:zuò cán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比家蚕大,色绿,食柞、栎等叶,所吐的丝较桑蚕丝粗而黄,可取制为丝织品。其蛾黄褐色,间杂白色。
《國語辭典》:樟蚕(樟蠶)  拼音:zhāng cán
动物名。昆虫纲天蚕蛾科。一种野蚕。色绿,有长白毛。茧为黄褐色,丝可抽做纺织用,或制外科缝线、钓鱼丝等。蛾翅灰褐,杂以绿色,后翅中央有圆形紫黑色纹,产自广东、江西等省。幼虫为樟树、栗树、榉树等之害虫。
《國語辭典》:完全变态(完全變態)  拼音:wán quán biàn tài
昆虫自卵子孵化为蛹,而后再变化为成虫的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如不经过蛹期,则称为「不完全变态」。
《漢語大詞典》:杨瘌子(楊瘌子)
雀瓮蛾的幼虫。体黄绿,表面有硬毛,毛具酸性毒,喜食果木叶,是一种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