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蒙闇
幼稚不明事理。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庶凭先祖先父有德之臣,左右小子,用保乂皇家,俾朕蒙闇,垂拱而治。”
分類:幼稚事理
《漢語大詞典》:狂稚
亦作“ 狂穉 ”。亦作“ 狂稺 ”。 疏狂幼稚。 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得真》:“追思狂稚当年事,今日方知昨日非。” 明 陈子龙 《送徐闇公省试金陵》诗:“当其未贵时,庸人笑狂穉。”明史·姜日广传:“﹝先帝﹞所得勛臣,则力阻南迁尽撤守御狂稺之 李国禎 。”
分類:疏狂幼稚
《漢語大詞典》:骄稚(驕稚)
亦作“ 骄穉 ”。
(1).骄矜炫耀。庄子·列御寇:“人有见 宋王 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穉 庄子 。” 郭庆藩 集释:“穉亦骄也。”
(2).骄逸幼稚。太平广记卷四二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秀才( 权同休 )慙谢顾者曰:‘某本骄稚,不识道者,今返请为僕。’”明史·常茂传:“ 茂 以 遇春 功,封 郑国公 ,食禄二千石,予世券,骄稚不习事。”
《漢語大詞典》:昨暮儿(昨暮兒)
初生儿。比喻幼稚无知。隋书·苏威传:“后议乐事, 夔 与国子博士 何妥 各有所持。於是 夔 妥 俱为一议,使百僚署其所同。朝廷多附 威 ,同 夔 者十八九。 妥 恚曰:‘吾席间函丈四十餘年,反为昨暮儿所屈也!’”
《漢語大詞典》:骄顽(驕頑)
(1).骄纵顽劣的人。逸周书·大匡:“问罢病之故,政事之失……骄顽之虐,水旱之菑。”逸周书·大匡:“詰退骄顽,方收不服。”
(2).幼稚可爱的顽童。骄,通“ 娇 ”。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 李 生隔墙住,隔墙如隔山。怪我久不识,先来问骄顽。”
《漢語大詞典》:稚语(稚語)
亦作“稺语”。 小孩的话。亦谓语言、文字的表达幼稚不老练。 明 王世贞 《希哲草书〈月赋〉》:“ 希逸 此赋,真 江 左琳琅,一时膾炙人口,然不无稺语。”
《漢語大詞典》:少嫩
年轻,幼稚,不成熟。 清 蒲松龄 《磨难曲》第二五回:“你这第六篇,只要软和便密圈,少嫩些也不甚足为患。”
《漢語大詞典》:稚昧
亦作“稺昧”。亦作“穉昧”。 幼稚无知;年幼愚昧。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今祭,既不荐金石音声,使工歌诗,载烈象容,其奚以飭稚昧於长久。” 清 刘大櫆 《章大家略》:“ 櫆 时虽穉昧,见言之哀,亦知从傍泣。” 清 吴定 《答鲍生桂星书》:“乡者僕方穉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 鲁 、 邹 、 洛 、 闽 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此实出诸不得已之苦衷,望慈母恕儿穉昧。”
《國語辭典》:稚拙  拼音:zhì zhuó
幼稚朴拙。多用以指人的行为或艺术作品等。如:「女儿以稚拙的字迹写了一张父亲节卡片。」
《國語辭典》:荒幼  拼音:huāng yòu
年幼无知。《梁书。卷六。敬帝本纪》:「朕以荒幼,仍属艰难,泣血枕戈,志复雠逆。」
分類:幼稚无知
《漢語大詞典》:騃稚
幼稚无知。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二:“某君借疎狂以行其世故,某君效为騃穉以行其老诈。”
分類:幼稚无知
《漢語大詞典》:蒙幼
蒙昧幼稚;蒙昧幼稚的儿童。 晋 傅咸 《致汝南王亮书》:“ 咸 以为 太甲 成王 ,年在蒙幼,故有 伊 周 之事。”北齐书·高勱传:“臣以蒙幼,滥叨拔擢。”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我生不辰,三岁而孤,蒙幼未知,鞠我者兄。”
《漢語大詞典》:愚侗
愚昧幼稚。 明 陈子龙 《惜捐》诗:“尔作非时鸣,此辈真愚侗。”
分類:愚昧幼稚
《漢語大詞典》:騃幼
无知而幼稚。 唐 沈亚之 《与李给事荐士书》:“ 亚之 幼学,见其往记説 曾参 、 閔子騫 之孝,至于跬步不忘,虽騃幼亦能蹴然内慕。” 宋 岳飞 《奏辞男云除带御器械第二札子》:“臣男 云 年少惷愚,殊未练达世务,一旦骤迁此职,实非騃幼所能。陛下为官择人,岂当出此。”
分類:无知幼稚
《漢語大詞典》:稚俗
幼稚浅俗;幼稚平凡。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 袁氏 为刻五集,五集即少年时所称‘文章 江 左家家玉,烟月 扬州 树树花’者是已。餘多稚俗之语,不堪覆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