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幸功(倖功)
希图侥幸立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土司·夷妇宣淫叛弑:“其祸……盖始于 隆畅 之耄聵,成于 杨友 之倖功。”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否则独不畏此刁猾诡譎倖功避事之徒,有以议其后而挠吾法耶!”
《高级汉语词典》:幸功
希望侥幸立功
《漢語大詞典》:幸名(倖名)
希图侥幸成名。 明 袁宏道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自古国家之祸,造於小人而成於贪功倖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
《國語辭典》:幸位  拼音:xìng wèi
徒占官位,不尽职守者。《荀子。王制》:「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
《國語辭典》:倖位  拼音:xìng wèi
不称职的官员。《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倖位,野没遗贤。」
《漢語大詞典》:外幸
谓天子外出。魏书·庾业延传:“ 刘显 谋逆, 太祖 外幸, 和辰 奉 献明太后 归 太祖 ,又得其资用。”
分類:外出帝王
《漢語大詞典》:希幸
谓侥幸之心。南史·殷孝祖传:“羣迷相扇,构造无端,贪利幼弱,竞怀希幸。”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道在不然,义在不可,而横意去就,谬生希幸,以为未达至分。”
分類:侥幸
《漢語大詞典》:幸草
谓车轮轧过的草。因其屈伏地面,不易燔烧,故云。 汉 王充 论衡·幸偶:“火燔野草,车轢所致,火所不燔,俗或喜之,名曰幸草。”
《漢語大詞典》:幸门(倖門)
奸邪小人或侥幸者进身的门户。 唐 白居易 《杂兴》诗之三:“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谓宰臣曰:‘倖门如鼠穴,何可尽塞!但去其甚者斯可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内臣何文鼎引 何鼎 奏:“近来復有夤缘以啟倖门者。伏望圣明,特敕吏、兵二部审覆,文非考本等程式者,武非军功新行事陞者,自 天顺 元年至今,一切革去,以杜倖门。”
《國語辭典》:幸亏(幸虧)  拼音:xìng kuī
因故而自困境中获得解脱。《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王玉辉将行李拿到船上,幸亏雨不曾下的大,那船连夜的走。」《文明小史》第四二回:「虽然念错了几个白字,幸亏洋人不大懂得华文,倒未露出破绽来。」
《漢語大詞典》:内幸
皇帝宠爱的姬妾。后汉书·皇后传下·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採宫女至五、六千人。”
《漢語大詞典》:际幸(際幸)
遭逢宠幸。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 菊夫人 ﹞善歌舞,妙音律,为 仙韶院 之冠,宫中号为 菊部头 。然颇以不获际幸为恨,即称疾告归。”
分類:遭逢宠幸
《骈字类编》:幸山
雍录杜牧诗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元宗亦未尝以六七月幸华清宫则递进荔枝亦不在幸山时也
《漢語大詞典》:幸御
(1).指帝王巡游时驻跸。汉书·召信臣传:“ 竟寧 中,徵为少府,列於九卿,奏请 上林 诸离远宫舘稀幸御者,勿復缮治共张。”
(2).指曾与帝王同房。《后汉书·荀爽传》:“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
《高级汉语词典》:幸恩
企望得到恩宠
《漢語大詞典》:幸恩(倖恩)
(1).企望得到恩宠。《焚书·又书使通州诗后》附 明 顾养谦 《赠姚安守温陵李先生致仕去滇序》:“先生曰:‘非其任而居之,是旷官也, 贄 不敢也。需满以倖恩,是贪荣也, 贄 不为也。’”
(2).恩宠。
分類:恩宠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