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幸侍(倖侍)
帝王宠幸的宦官。新唐书·郑薰传:“拟 华州 刺史,輒留中,为倖侍酬沮。”
《國語辭典》:嬖倖  拼音:bì xìng
出身低贱且受宠爱的人。《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又因缘嬖倖,受赂卖爵,轻使宾客,交错其閒。」《明史。卷一八八。徐文溥传》:「舍豹房而居大内,远一而近儒臣。」也作「嬖幸」。
《漢語大詞典》:忝幸
谓受之有愧的幸遇。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元年:“ 璋 不治节检,专为奢纵,而更居清显,此岂惟 璋 之忝幸,实时世之陵夷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臣月俸百千,所用不及半,忝幸多矣。”
《漢語大詞典》:御幸
(1).谓皇帝驾临。汉书·元帝纪:“詔曰:‘其令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太僕减穀食马,水衡省肉食兽。’”《唐律疏议·职制·御幸舟船有误》:“诸御幸舟船,误不牢固者,工匠绞。”
(2).谓皇帝与妇女交合。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昭路太后:“太后居 显阳殿 ,上於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人间或有丑声。”
《骈字类编》:幸到
唐 李端 将之泽潞留别王郎中 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
《漢語大詞典》:出幸
(1).谓帝王出外所至。后汉书·杨赐传:“又闻数微行出幸苑囿,观鹰犬之埶,极槃游之荒,政事日堕,大化陵遟。”
(2).讳指帝王外逃避难。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中:“ 玄宗 幸 蜀 之时,至 东泰山 ,内臣 高力士 拢马请下,东北陈四拜,奏曰:‘陛下出幸忽遽,不得亲辞九庙。此山最高,可望 秦中 。’ 玄宗 悲感慟极,左右不胜哀咽。” 唐 康骈 剧谈录·李邺侯救窦庭芝:“及 朱泚 构逆, 庭芝 方廉察 陕 服,车驾出幸 奉天 ,遂陷於贼庭。”旧唐书·王处存传:“明年, 黄巢 犯闕, 僖宗 出幸。”
《骈字类编》:北幸
齐书明帝纪见南出下卢魏书自序初元颢内逼庄宗北幸子建谓所亲 义僖曰北海自绝社稷称藩萧衍吾老矣岂能为陪臣遂移家口居洛南颢平乃归
《國語辭典》:进幸(進幸)  拼音:jìn xìng
为君王侍寝。唐。陈鸿《长恨传》:「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暨后宫才人,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
分類:帝王侍寝
《漢語大詞典》:幸曲(倖曲)
宠幸偏袒。后汉书·明帝纪论:“ 明帝 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倖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
分類:宠幸偏袒
《高级汉语词典》:幸曲
宠幸偏袒
《漢語大詞典》:幸夫(倖夫)
犹倖人。明史·流贼传序:“虽以 武 之童昏,亟行稗政,中官倖夫,浊乱左右,而本根尚未尽拨,宰辅亦多老成。” 清 胡天游 《司衡君传》:“出没裩袖,人得狎褻,如倖夫弄儿,寧足论乎!”
《漢語大詞典》:幸勉
谓望其勉力。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一书》:“学文之初,且未自尽其才,何遽称力不能哉?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其仅自见也,将不胜弊矣! 孔子 讥其身不能者,幸勉而思进之也。”
分類:勉力
《漢語大詞典》:移幸
谓帝王移驾临幸。 唐 司空图 《丁巳元日》诗:“星变当移幸,人心喜奉迎。”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大驾移幸,公自 华 至 洛 。”旧唐书·陆贽传:“报至行在,人情大恐。翌日,移幸 山 南。”
《漢語大詞典》:几幸(幾幸)
非分企求。几,通“ 冀 ”。《汉书·贾谊传》:“今四维犹未备也,故姦人几幸,而众心疑惑。” 颜师古 注:“几读曰冀。”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二世二:“天下无必死之涂,而亦无可几幸之得。”
分類:非分企求
《漢語大詞典》:幸家(倖家)
指帝王宠幸的宦官。新唐书·薛戎传:“先是, 马揔 佐 郑滑 府,监军宦人诬劾之,贬 泉州 别驾。 冕 ( 柳冕 )欲除 揔 以附倖家,即使 戎 摄刺史,按置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