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5,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幸舍
幸多
宠幸
幸冀
幸忝
幸临
幸借
幸来
优幸
东幸
时幸
冀幸
幸处
上幸
幸胜
《漢語大詞典》:幸舍
原为 战国 时贵族供门下食客食宿的地方。客有上、中、下之分,舍也分传舍、幸舍、代舍。后亦泛指招待宾客之所。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迁之幸舍,食有鱼矣。” 司马贞 索隐:“按:传舍、幸舍及代舍,并当上、中、下三等之客所舍之名耳。” 明 无名氏 《节侠记·围猎》:“客囊无忧羞涩,幸舍不致空虚。” 清 钱谦益 《富责主人文》:“愿就幸舍,为子持筹。主人闻之,閔默隐几。”
《漢語大詞典》:幸多
犹言很多。梁书·陈伯之传:“年十三四,好著獭皮冠,带刺刀,候伺邻里稻熟,輒偷刈之。尝为田主所见,呵之云:‘ 楚 子莫动!’ 伯之 谓田主曰:‘君稻幸多,一担何苦?’”
分類:很多
《國語辭典》:宠幸(寵幸)  拼音:chǒng xìng
宠爱。《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閒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近日蜀主刘禅,宠幸中贵黄皓,日夜以酒色为乐。」
《漢語大詞典》:幸冀
希望;希求。 汉 王充 论衡·死伪:“ 文王 见棺和露,惻然悲恨,当先君欲復出乎,慈孝者之心,幸冀之意,贤圣惻怛,不暇思论,推生况死,故復改葬。”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
分類:希望希求
《骈字类编》:幸忝
乔琳太原进铁镜赋幸忝秦台之一鉴与飞鹊而图南
《漢語大詞典》:幸临(幸臨)
敬辞。犹惠临,光临。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脩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汉书·灌夫传:“将军乃肯幸临况 魏其侯 , 夫 安敢以服为解?” 汉 刘向 列女传·楚老莱妻:“寡人愚陋,独守宗庙,愿先生幸临之。”
分類:敬辞光临
《韵府拾遗 祃韵》:幸借
黄镇诗幸借循良牧咸依抚字仁
《漢語大詞典》:幸来(幸來)
(1).希望前来。史记·齐太公世家:“十月戊子, 田乞 请诸大夫曰:‘ 常 之母有鱼菽之祭,幸来会饮。’” 唐 韩愈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夜宿驛亭愁不睡,幸来相就盖征衣。”
(2).谓亲自前来。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 曰:‘ 秦 时与臣游, 项伯 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 良 。’”
《漢語大詞典》:优幸(優倖)
亦作“ 优倖 ”。 犹优宠。 宋 范仲淹 《乞小郡表》:“处於善藩,已多优幸,带兹近职,深未遑寧。”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札子》:“而臣若蒙哀怜,得遂其请,则上不损朝廷之体,下不失优倖之恩。”
《漢語大詞典》:东幸(東幸)
封建时代谓皇帝亲临东方。史记·孝武本纪:“三月,遂东幸 緱氏 ,礼登中岳 太室 。” 唐 姚合 《敬宗皇帝挽词》诗之一:“从諫停东幸,垂衣 寳历 昌。”
《骈字类编》:时幸(时幸)
宋书谢晦传臣昔因时幸过蒙天眷内闻政事外经戎旅 北史宇文恺传论其起仁寿宫营建洛邑要求时幸穷侈极丽
《漢語大詞典》:冀幸(冀倖)
亦作“ 冀倖 ”。 犹侥倖;希冀。管子·君臣下:“上无浸淫之论,则下无冀幸之心矣。”《后汉书·班超传》:“如不蒙救护, 超 后有一旦之变,冀幸 超 家得蒙 赵母 、 卫姬 先请之贷。” 清 薛福成 《论公司不举之病》:“非但西洋絶大公司,终无可冀倖之一日,即向所谓招商、电报、开矿三四局者,亦遂画于前基,难再蘄恢张之策。”
分類:侥倖希冀
《骈字类编》:幸处(幸处)
北史魏文成帝纪和平四年秋七月壬午诏曰朕每岁闲月命群臣讲武所幸之处必立宫坛糜费之功劳损非一宜仍旧贯何必改作也
《骈字类编》:上幸
魏书灵徵志太宗永兴四年三月上幸西宫获白鼠一
《骈字类编》:幸胜(幸胜)
汉书贾谊传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