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礼节往来
芝麻秸
赶档子
打埃尘
泼水节
胖子年
三节两寿
《国语辞典》:礼节往来(礼节往来)  拼音:lǐ jié wǎng lái
1.因人际关系所需的礼貌性互相往返。
2.官员间于年节时互送礼物。如:「年节时,礼节往来是免不了的。」
《国语辞典》:芝麻秸  拼音:zhī ma jiē
一种年节商品。指将芝麻打落后所剩馀的空壳及枯杆。旧俗除夕夜多买芝麻秸,撒在屋外院中,来回踩踏,叫踩祟,同时并用芝麻秸与松柏枝一同燃烧以祭神。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意。
《漢語大詞典》:赶档子(趕檔子)
趁年节或集会到街市热闹处贩卖货物或表演技艺。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四外可是没有赶档子的小贩,也没有看热闹的男女。”
《漢語大詞典》:打埃尘(打埃塵)
掸尘。旧时腊月年节将近时,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 清 顾禄 清嘉录·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宜埽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國語辭典》:泼水节(潑水節)  拼音:pō shuǐ jié
东南亚一带的新年习俗。象徵洗涤罪恶和除旧布新。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亦有此风俗。
《漢語大詞典》:胖子年
方言。谓富裕的年节。
《漢語大詞典》:三节两寿(三節兩壽)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 孔子 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清 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二十五年》:“将军三节两寿,粮道每次送银八百两。” 魏巍 《老烟筒》:“那时节,当头儿的三节两寿,只要有一回你送不到礼,找个词儿,就一脚把你踢到厂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