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拼音:píng jūn xiāo fèi qīng xiàng
整个经济的消费总额占所得的比例。是经济学家凯恩斯所率先使用的名词。平均消费倾向在短期会随所得的上升而递减,长期则维持不变。
《国语辞典》:总平均(总平均)  拼音:zǒng píng jūn
总数的平均数,常用于学生的成绩单上。
分类:总数学生
《国语辞典》:平均律  拼音:píng jūn lǜ
一种利用等比数列,将一个八度音程的音平均分割成十二个半音的调音体系。为英语equal temperament的意译。由于平均律的出现,使钢琴等键盘乐器的转调变得容易。
《高级汉语词典》:平均差  拼音:píng jūn chà
在一个有n个元素的统计分布中,存在于各对元素之间的n(n-1)/2个绝对差值的平均值
《國語辭典》:平均地权(平均地權)  拼音:píng jūn dì quán
国父所倡的民生主义两大原则之一。主要是为了防止土地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因此由地主自行报价,然后由政府照价收税,必要时照价收买,涨价归公,澈底解决土地问题而达成耕者有其田,并且防止地主因地租与地价上涨得到暴利。
《國語辭典》:平均工资(平均工資)  拼音:píng jūn gōng zī
将一段期间内支付的薪资除以天数,所得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工资」。
《國語辭典》:平均利润(平均利潤)  拼音:píng jūn lì rùn
企业能够维持经营的合理利润。
《国语辞典》:平均寿命(平均寿命)  拼音:píng jūn shòu mìng
一国死亡者的平均年龄,即为该国的平均寿命。
《國語辭典》:平均数(平均數)  拼音:píng jūn shù
总和除以个数所得的数。如:「2、7、9的平均数是6。」也称为「平均值」。
分類:数相个数
《國語辭典》:平均值  拼音:píng jūn zhí
总和除以个数所得的数值。如:「2、7、9三数的平均值是6。」也称为「平均数」。
《國語辭典》:平均主义(平均主義)  拼音:píng jūn zhǔ yì
大陆地区指人们在工资、劳动等各方面应受到一律待遇,平均分享一切社会财富的思想主张。
《漢語大詞典》:幂平均
设a1,a2,…,an为n个正数,则mr(a1,a2,…,an)=ar1+ar2+…+arnn1r称为这n个正数的r次幂平均。当r=1时,即为算术平均;当r→0时,mr(a)的极限存在,即为几何平均;当r=-1时,即为调和平均。
分類:正数
《漢語大詞典》:大均
(1).谓平均。周礼·地官·均人:“三年大比,则大均。” 郑玄 注:“有年无年,大平计之。”
(2).古军礼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均之礼,恤众也。” 郑玄 注:“均其地政、地守、地职之赋,所以忧民。” 贾公彦 疏:“此大均必在军礼者,谓诸侯赋税不均者,皆诸侯僭滥无道,致有不均之事,当合众以均之,故在军礼也。” 孙诒让 正义:“大均之礼者,校比户口以均平征赋之事,事止於畿内。”
分類:平均军礼
《漢語大詞典》:齐均(齊均)
平均;整齐均一。《荀子·赋》:“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帝不齐均。”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隆,与‘降’同。示,本作‘施’,俗音之误也……帝,本作‘常’,字之误也。”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房室齐均,堂庭如一。出此入彼,欲反忘术。”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挺球玉之纯美兮,就巧琢而齐均。”
《国语辞典》:扯平  拼音:chě píng
1.拉平。如:「把这块布料扯平。」
2.平均。如:「扯平计算的话,他一天顶多写几百字的稿。」
3.互相平衡,不亏欠。如:「上次你做东,这次让我请,咱们就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