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腾夷(騰夷)
在平地上奔驰。喻宦途顺利。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詎兴沉后之嗟,尚冀腾夷之遇。”
《漢語大詞典》:露坛(露壇)
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供检阅军队和祭祀之用。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巨闕初成之时,吾( 越王 )坐於露坛之上。”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国有守御,乃坐露坛之上,列鼓而鸣之。” 五代 齐己 《渚宫自勉》诗之一:“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参见“ 露臺 ”。
《國語辭典》:露台(露臺)  拼音:lù tái
1.天子观测天文气象的地方。《汉书。卷四。文帝纪。赞曰》:「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2.露天搭盖的戏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䌽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
3.露天的高台,可供赏景、休息等用途。元。赵雍〈七夕〉诗:「初月纤纤照露台,枉将瓜果闹婴孩。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闲情送巧来。」
《漢語大詞典》:壝宫
(1).天子外出,在平地休息住宿时设置的一种有土围墙的临时宫室。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 郑玄 注:“谓王行,止宿平地,筑坛,又委壝土起堳埒以为宫。” 贾公彦 疏:“止宿之间,不可筑作墙壁,宜掘地为宫,土在坑畔而高则堳埒也。”《宋书·礼志二》:“ 魏氏 无巡狩故事,新礼则巡狩方岳,柴望告至,设壝宫,如礼诸侯之覲者。” 宋 王禹偁 《籍田赋》:“甸师、掌舍,警御陌以惟严;封人、野庐,设壝宫而靡失。”
(2).设置壝宫。 晋 潘岳 《籍田赋》:“於是乃使甸帅清畿,野庐扫路,封人壝宫,掌舍设枑。”
《漢語大詞典》:烧夷(燒夷)
烧毁使成为平地。汉书·田儋传:“ 项羽 遂烧夷 齐 城郭,所过尽屠破。” 颜师古 注:“夷,平也。”
分類:烧毁平地
《國語辭典》:坝子(壩子)  拼音:bà zi
大陆地区云贵高原上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当地称为「坝子」。为人口和产业集中的精华区。
《國語辭典》:复穴(複穴)  拼音:fù xuè
古时穴居,在平地上用土堆成的洞穴。也作「复穴」。
《漢語大詞典》:陆叶(陸葉)
平地上的草木。 南朝 梁 江淹 《金灯草赋》:“山华綺错,陆叶锦名。金灯丽草,铸气含英。”
《国语辞典》:鱼塭(鱼塭)  拼音:yú wēn
在海边平地上,掘土作池,引水养鱼,此种养殖鱼类的池塘称为「鱼塭」。
《國語辭典》:雨量  拼音:yǔ liàng
1.大气中的水气在高空中因凝结作用,形成雨水降落地表之量,通称为「雨量」。
2.任何形式降水之量。通常指由雨量器内所量出的量而言。现常以含义较为明确的「降水量」代替「雨量」。
《漢語大詞典》:沙坝(沙壩)
(1).方言。沙土平地。 沙汀 《丁跛公》:“这里离城只有七八里远近,除了快近市街时有一片沙坝,其馀是山沟路。”
(2).指滨海沙砾或卵石顺延海岸方向所构成的狭长海岸堆积地貌,因形如堤坝,故名。
《國語辭典》:盆地  拼音:pén dì
四周被高山或高地围绕,中间相对低缓的地形。
《漢語大詞典》:陆夷(陸夷)
高山和平地。《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王逸 注:“大阜曰陆;夷,平也……言己巡行陵陆,经歷曲泽之中。”
《漢語大詞典》:院坝(院壩)
方言。房屋前后的平地。 沙汀 《风浪》:“她刚才跨上院坝, 王家福 他妈和他老婆,就扯鸡骂狗地嚷开了。” 化石 《风驰电闪般前进》诗:“台阶上一排又一排,院坝里一层又一层,门前的溪木上,也爬满了小孩。”
《國語辭典》:众议成林(眾議成林)  拼音:zhòng yì chéng lín
众人的议论可使平地成为树林。形容舆论的力量很大。《淮南子。说山》:「众议成林,无翼而飞。」
《漢語大詞典》:泰加林
又称“寒温带针叶林”或“北方针叶林”。为水平地带性植被。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的树种是云杉、冷杉、落叶松等,而且往往是单一树种的纯林。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新疆阿勒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