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平原
美国中部的著名平原。东部海拔不超过500米,西部海拔500~1800米左右。为向东低斜、深谷横切、起伏和缓的坦荡平原。
《漢語大詞典》:穰川
获得丰收的平原地方。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试问何许人,答云家 长安 ,去年 关 辅旱,逐熟入穰川。”
《漢語大詞典》: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漢語大詞典》:乌拉尔山脉
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其东麓为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一部分。南北延伸达2000千米,宽40~150千米。一般海拔500~1200米,最高点海拔1895米。西坡较缓,东坡较陡。矿藏丰富。辟有多处自然保护区。
《漢語大詞典》:铜川市
在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北部,咸铜铁路通此。1958年设市。人口42.8万(1995年)。盛产煤炭。有煤炭、陶瓷、水泥、机械、化学等工业。为陕西省重要工业城市。
《國語辭典》:一马平川(一馬平川)  拼音:yī mǎ píng chuān
可让马儿奔驰的平原。比喻地势平坦。
《国语辞典》:侵蚀平原(侵蚀平原)  拼音:qīn shí píng yuán
由各种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平原。
《国语辞典》:热河高原(热河高原)  拼音:rè hé gāo yuán
位于大兴安岭南端的山麓高原,在松辽、黄淮两平原及桑乾盆地、蒙古高原之间。为大兴安岭东南端的下降地带。由西向东,级级下降,初为高原,继为台地,终迄于松辽平原,其东南隅以丘陵河谷地区与冀东、辽西的海岸平原相连续。
《国语辞典》:海岸平原  拼音:hǎi àn píng yuán
海岸附近的平原或海面下降所形成的地形。
《国语辞典》:海洋隆起  拼音:hǎi yáng lóng qǐ
海底盆地中高于深海平原或深海丘陵的地区。其地形起伏小,地震少,与大陆隆起不同,如大西洋的百慕达隆起。
《国语辞典》:服冕乘轩(服冕乘轩)  拼音:fú miǎn chéng xuān
形容做官后飞黄腾达。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身登三阁,官成两宫,服冕乘轩,仰齿贵游,振景拔迹,顾邈同列。」明。高濂《玉簪记》第三三出:「子母经年分散,喜芸窗脱迹,服冕乘轩。」
《国语辞典》:喀什米尔(喀什米尔)  拼音:kā shí mǐ ěr
Kashmir
地名。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山区。自古为印度平原、中亚或西藏连结线上的交通孔道。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自西元一九四七年以后,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互争统治权。气候高爽,以产羊毛织物著名。
《国语辞典》:拉丁民族  拼音:lā dīng mín zú
1.古代定居义大利半岛中西部拉丁姆平原的部落民族。其先民为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由欧洲大陆迁来的印欧人。使用印欧语系的拉丁语。
2.泛指受拉丁语和罗马文化影响较深的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如义大利、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等。
《国语辞典》:兰阳平原(兰阳平原)  拼音:lán yáng píng yuán
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平原。由兰阳溪冲积而成,面积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清嘉庆年间,由福建漳州人吴沙率众来此开垦,成为宜兰县境内最早开发的地区。如:「宜兰头城镇是兰阳平原上最早开发之地。」
《国语辞典》:毁宗夷族(毁宗夷族)  拼音:huǐ zōng yí zú
把同宗族的人都杀死。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方臣所荷未足为泰,岂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窃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