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枯条(枯條)
干枯的枝条。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悴叶更辉,枯条以肄。” 晋 陶潜 《杂诗》之七:“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唐 李商隐 《池边》诗:“日西千遶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分類:干枯枝条
《漢語大詞典》:枯根
干枯的根。 宋 朱松 《度芙蓉岭》诗:“枯根盘翠崖,老作蚯蚓蹙。” 明 刘基 《圣人出》诗:“晻曖寒谷熙春阳,枯根发茁畅幽藏。” 明 刘基 《喜雨寄夏允中》诗之二:“枯根发秀新茎长,小草那知造化功。”
分類:干枯
《漢語大詞典》:枯竹
(1).残旧的竹简。泛指古旧典籍。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 匈奴 安边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议论无所依。”
(2).干枯的竹子。 宋 梅尧臣 《欧阳永叔王原叔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诗:“枯竹为门扉,不可容车輢。”
《漢語大詞典》:槁枯
(1).喻不用于世。 汉 陆贾 新语·资质:“德美非不相絶也,才力非不相悬也,彼则槁枯而远弃,此则为宗庙之器者,通与不通亦如是也。” 宁太一 《燕京杂诗》之三:“ 东方 玩世成饥饿, 南郭 仰天似槁枯。”参见“ 槁木死灰 ”。
(2).干枯,枯竭。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且逸个人之情意,使独创之力归于槁枯。”
分類:干枯枯竭
《國語辭典》:槁木死灰  拼音:gǎo mù sǐ huī
形体寂静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犹如冷灰。形容人清虚寂静,对外物无动于衷。语本《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形容人因遭受挫折变故而灰心绝望的样子。《红楼梦》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也作「木形灰心」、「枯木死灰」、「死灰槁木」。
《漢語大詞典》:涤涤(滌滌)
(1).形容草枯水干,山川荡然无存貌。《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涤涤山川。” 明 王翃 《忧旱》诗:“山川涤涤赤日烈,昊天降酷同燔烧。”
(2).使干枯。 宋 胡錡 《耕禄稿·拟水部车龙除水陆转运使诰》:“旱魃涤涤,藴隆虫虫,孰慰‘兢兢’之念;小子蹻蹻,老夫灌灌,共歌‘板板’之诗。”
(3).渐温貌。 唐 韩鄂 《岁华纪丽·正月》:“风惟涤涤,木渐欣欣。” 沈士龙 胡震亨 校:“《夏小正》云:‘正月啟蛰,雉晨雊,时有浚风。’涤涤,变煖也。”
《漢語大詞典》:涸泽(涸澤)
(1).干枯的湖泊。管子·水地:“故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絶者,生 庆忌 。”按, 庆忌 ,传说中的水妖。韩非子·说林上:“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泽涸,蛇将徙。” 元 贡奎 《同朱克齐蒋教授游大梵寺》诗:“涸泽飢鹰恋,高空独雁飞。” 清 唐甄 潜书·大命:“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
(2).将湖泊的水排干。文子·上仁:“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高诱 注:“涸泽,漉池也。”《广弘明集》卷十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焚林涸泽,走犬扬鹰,穷 郑 卫 之响,极甘旨之味。”
《漢語大詞典》:焦墨
干枯的墨色。指国画中的枯笔技法。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 唐子畏 《溪山秀远》绢本……焦墨皴擦,极似 马远 、 夏珪 。” 王颂余 《中国画技法述要·墨法》:“用干笔蘸浓墨,传统叫‘焦墨’,焦墨可以说是最干的浓墨。”
《國語辭典》:败草(敗草)  拼音:bài cǎo
凋零的枯草。如:「败草满园」。
分類:干枯腐朽
《漢語大詞典》:枯毫
(1).干枯的毛笔。意谓久未执笔。 清 周亮工 《长年乞书》诗:“溽暑枯毫冰样冷,不妨载入白云乡。”
(2).比喻才思贫乏。自谦之词。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枯毫不合赞群葩,愁负 江 南第一花。”
《國語辭典》:萎谢(萎謝)  拼音:wēi xiè
枯萎凋谢。如:「深秋时分,所有树木都萎谢,只有松柏永保长青。」
《國語辭典》:枯黄(枯黃)  拼音:kū huáng
乾枯焦黄。如:「秋冬之际,许多树都枯黄了。」
《漢語大詞典》:枯蔓
(1).干枯的藤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又见枯蔓,堪为杖,大如指,五尺餘。持还本寺植之,遂活。” 宋 戴复古 《新岁书怀》诗之二:“春风不到处,枯蔓挂疏篱。”
(2).枯萎的蔓草。 明 刘基 《促织词》:“草间小虫名促织,夜夜隔窗鸣不息……高秋九月严霜飞,开笼却放枯蔓归。”
《國語辭典》:枯萎  拼音:kū wēi
1.乾枯凋萎。如:「出外多日,盆栽久未浇水,都枯萎了。」
2.形容没有生气。如:「老朋友的一番话,鼓舞了她因情伤而枯萎的心情。」
《國語辭典》:枯燥  拼音:kū zào
1.乾燥。宋。陆游 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尝得小校言火山军地枯燥,不可耕。」
2.单调、无兴趣。如:「不够生动的演讲总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國語辭典》:焦黄(焦黃)  拼音:jiāo huáng
乾枯变黄。如:「面色焦黄」。